站内检索
频 道: 首 页 | 新 闻 | 国 际 | 财 经 | 体 育 | 文 娱 | 台 湾 | 华 人 | 科 教 | 图 片 |图片库
时 尚 | 汽 车 | 房 产 | 视 频 | 商 城 | 供 稿 |产经资讯 |专 稿 | 出 版|广告服务|心路网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新闻周刊》:普京向俄罗斯的敌人宣战

2004年09月14日 10:07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接连的俄罗斯恐怖事件,并没有使俄罗斯铁腕总统普京退缩。“谁怕俄国的核武?这些武器针对谁?是西方,不是拉登。”这是普京对同情车臣分离运动者和恐怖势力的宣战

  本刊记者/田冰

  俄罗斯北奥塞梯共和国别斯兰市人质事件以血腥结束。

  “这是一场残酷的战争,历史告诉我们战争不会很快结束,我们必须找出更有效的应付方法。”莫斯科时间9月4日傍晚6点,俄罗斯总统普京就人质事件发表电视演说。普京面目阴沉,声调悲痛,但态度一如既往的强硬。普京强调,俄罗斯不会向恐怖主义屈服,必须建立更加有效的安全体系。

  法新社评论说:“这是一次历史性的讲话,它预示着俄罗斯未来的变革,而这种变革将不可避免地影响俄罗斯同外界的关系。”

  在一周时间里,俄罗斯境内发生了四起严重恐怖事件,前三起恐怖事件是:8月24日,莫斯科一公共汽车站发生爆炸,造成4人受伤;当天深夜,俄两架民航客机几乎同时坠毁,90名乘客和机组成员无一生还;紧接着8月31日,莫斯科“里加”地铁站入口处又发生自杀性爆炸,造成60余人伤亡。

  为什么“选中”北奥塞梯?

  9月4日稍早时间,普京在视察别斯兰市时指出:“恐怖分子搞这些袭击事件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挑起民族仇恨,分裂我们整个北高加索地区……任何对这些挑衅表示同情的人,都将被视为是恐怖分子和恐怖主义的同伙。”普京的话是有所指的。

  北奥塞梯共和国是高加索地区惟一以东正教为主的行政区,其他区域如车臣、印古什则以伊斯兰教为主。以奥塞梯人为一方,以车臣和印古什人为另一方,他们之间民族、宗教宿怨颇深。同时该地区与邻近共和国还存在领土纠纷。这种仇恨一旦被新的导火索点燃,势必造成高加索地区的局势进一步恶化。

  俄罗斯境内的恐怖活动重点在车臣,后来向莫斯科推进。但如此大规模的劫持人质行动在莫斯科实施的难度很大,而在北奥塞梯则相对“方便”一些。

  车臣恐怖势力还企图扩大恐怖势力的活动地域,并使车臣问题国际化,从而打击俄罗斯在国际上的声望。

  一直以来,西方国家和舆论在谴责恐怖主义之余,常对车臣分离运动表示同情,这是普京所不能容忍的。

  “谁怕俄国的核武?这些武器针对谁?是西方,不是拉登。”这是普京对同情车臣分离运动者和恐怖势力的宣战。

  “这次人质事件,或许可以促进俄罗斯与国际社会的反恐合作。”中国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研究中心主任李伟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如此分析人质事件给普京带来的影响。俄罗斯人质解救行动之后,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几乎同声支持普京的强硬立场。

  一次被动的营救行动?

  北奥塞梯别斯兰市,一个3万多人的城市,在此次人质事件中死亡人数达到335人,相当于全市人口的1%。整个城市陷入了悲哀之中。对于普京的反恐铁腕,媒体和专家并没有异议,但对于解救人质的具体行动,则众说纷纭。

  对此,李伟对中国《新闻周刊》表达了他的看法:“应当说,这是一次相当失败的武力行动。”

  据俄塔社报道,普京在营救行动结束后到当地视察时也表示,“行动部门研究了各种可能的方案,但整个行动却没有计划性。”普京承认,“事件发生得太突然,太出乎意料,特种机关表现得也非常果敢,但遗憾的是导致了大量伤亡。”

  种种迹象表明,俄罗斯特种部队当时并未做好强攻的准备。直到营救开始时,医疗、救护、消防完全没有跟上,现场完全没有实行封锁,家属、群众甚至可以在100米处的近距离围观。有一栋建筑着火,而消防队却跑到很远的地方找水源。当有人质逃出来时,现场没有专人疏导。

  “当我听说当地时间下午1点多打起来时,大吃一惊——俄罗斯特种部队都是经过特别训练过的,怎么会选择在白天进攻?”李伟说。

  有媒体报道说,解救人质的部队武器装备落后,缺乏训练。李伟解释,参加营救的人员里面除了特种部队、情报机关、当地民警外,还有地方武装。它的核心是特种部队,其次是内卫部队,外层是担任警戒封锁任务的地方武装,从电视画面看到的,应该是外层的人员。再者,北高加索地处偏远地区,比较先进的武器装备和仪器,包括战地医院,要依靠空运,这也需要一些时间。

  “在反恐守则上,有一点是非常清楚的,就是当恐怖分子开始杀死人质时,必须立即行动。”李伟分析认为,在此次事件中,意外的爆炸首先引发恐怖分子向人质扫射,营救者为保护人质不得不开枪回击,从而意外开始了营救人质的行动。

  对于全球的反恐专家而言,俄罗斯北奥塞梯人质解救行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案例。

  俄罗斯反恐急需改革

  据俄罗斯《消息报》报道,此次人质事件的直接指挥,是现年40岁的车臣战地指挥官乌马洛夫,幕后主谋是车臣恐怖力量的头目巴萨耶夫。参与绑架人质的恐怖分子除车臣人外,还有印古什人、9名阿拉伯人和一名黑人。“基地”组织驻车臣代表阿布·奥马尔·赛义夫则为这次恐怖行动提供资金。

  事件发生之后,普京发表告俄罗斯全民书,同时出了加大反恐力度的三项措施。第一,近期内制定出一系列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第二,建立负责控制高加索地区局势的各种力量之间新的协作体系;第三,建立有效的反恐指挥体系。

  讲话中,普京间接承认解救人质的行动,暴露出俄罗斯在反恐方面存在问题。

  “在未来,普京无论是采取强硬的立场,还是怀柔的策略,也就是所谓的‘一手硬,一手软’,都需解决两个层面的问题:打击现存的恐怖势力,消除恐怖势力滋生的根源。”李伟对中国《新闻周刊》分析道。

  解决的办法就是:第一,严厉打击核心层,决不手软;第二,与国际社会通力合作,切断恐怖势力的资金链、物质链,断其后路;第三,消除恐怖势力的生存土壤,从深层次上解决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民族和谐等问题,这也是最难办的。

  “俄罗斯情报机构的运作模式,还停留在冷战时期,已经不适应反恐这一新时期的任务。”李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俄罗斯反恐的最大弊病。这是普京急需改革的。除此之外,研究全新的反恐思维模式,加强强力部门——内务部、情报机构的职能和协同,也是普京在反恐战争中需要变革的地方。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总第196期)

 
编辑:张庆华】
相关专题:俄罗斯恐怖事件频起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大观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