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频 道: 首 页 | 新 闻 | 国 际 | 财 经 | 体 育 | 文 娱 | 台 湾 | 华 人 | 科 教 | 图 片 |图片库
时 尚 | 汽 车 | 房 产 | 视 频 |精品商城|供 稿|产经资讯 |专 稿| 出 版|广告服务 |心路网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科教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科技部官员解读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

2004年07月21日 20:30

  中新网北京7月21日电 由中国科学技术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制定的《二00四——二0一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本月初已经以“红头文件”形式正式发布。

  中国科技部21日下午邀请部分专家、官员就该纲要的发布与媒体进行座谈。该部官员就纲要的发布答记者问:

  一、中国的科技基础条件工作具有哪些基础?还存在哪些问题?

  中国的科技基础条件工作经过长期努力,具备了较好的物质基础,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科技基础条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积累了一些重点领域的科学数据和文献,建立了部分区域性的观测与监测网络,收集整理了一定数量的种源和标本,拥有了一批科技基础设施等。“九五”以来,在资源整合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推动了大型科学仪器和科技图书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工作,设立了“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资金”。

  但是在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中国的科技基础条件还是远远不能满足科技发展的需求,仍然存在着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一是缺乏国家层面的整体规划,盲目重复,资源浪费,建设薄弱,布局不合理;二是财政投入分散,总量不足,配置不当;三是管理体制与方式不适应科技创新的要求,条块分割,部门封闭,单位所有,利用率低,共享机制缺乏,相应政策法规不完善;四是评价和激励机制不健全,人才队伍不稳,专业素质下降等。

  中国科技基础条件建设的滞后与薄弱,已经导致战略性研究经常受制于人,国家关键技术的突破难以实现,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难以形成,全社会的科技创新和创业活动得不到及时有效支持。这种局面必须尽快从根本上加以扭转。去年科技界迎战SARS,进一步暴露了科技基础条件建设薄弱问题的严重性。有关部门已开始重视对科技基础条件的投入,但如不及早统筹规划加以指导,新的资源浪费与重复将不可避免。

  二、什么是“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这一平台具有哪些重要意义?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于全社会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基础支撑体系,主要由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和研究实验基地、自然科技资源保存和利用体系、科学数据和文献资源共享服务网络、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网络科技环境等物质与信息保障系统,以及以共享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和专业化技术人才队伍三方面组成。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呈现着渗透、交叉与融合的态势,研究与开发的全球化趋势明显加快,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的科研方式与创新模式。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共享及海量信息的通畅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科技资源的占有、配置、开发和利用方式的优劣,日益成为决定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强弱的关键因素。支撑科技进步与创新的科技基础条件已经上升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建设,提升支撑科技创新的水平,正在成为国际较量的新焦点,成为各国政府支持创新活动的优先选择,成为政府发挥职能的重要领域。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政府提出建设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意义重大。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是充分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对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进行的战略重组和系统优化,是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利用的有效方式,是中国科技资源合理配置的重大举措,是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对建立适应科技创新活动规律、科学高效的科技资源管理新机制,营造公平竞争条件下人才脱颖而出的科研环境,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对增强国家竞争力、促进全社会科技进步和国家安全等意义重大。

  三、“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的编制过程

  2002年初,科技部成立了以主管副部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设立了总体研究组和7个专题研究组,启动了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研究工作。在初步研究的基础上,科技部于2002年5月和9月两次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加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建议和报告。同时科技部还就这一工作征询了财政部、教育部、中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协等部门的意见,得到了上述部门领导的赞同。

  科技部推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工作得到了国务院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2002年10月,李岚清副总理对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作了重要批示,充分肯定这一工作的重要性,要求有关部门予以支持。陈至立国务委员指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设想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战略性,是政府职能转变的体现,有利于国家整体科研水平的提高。2003年1月7日,朱镕基总理主持召开国家科教领导小组会议,讨论并原则同意科技部关于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工作汇报。

  随后,科技部成立了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简称“纲要”)编制工作小组,开始了“纲要”的编制工作。参与编制工作的既有科技部相关司局的负责同志,也有来自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等的专家。编制组参考了中国大量纲要式文件的框架,集成了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纲要”框架稿,并在2003年2月,委托中国科学院学部和中国工程院分别组织数百位院士征求对“纲要”的意见;2003年3月至4月,在北京和地方召开5次大型座谈会,分别征求了农业部、卫生部等19个相关部委、20多个大学、大院、大所和东部、中部、西部21个省市科技管理部门、当地大学、科研院所的意见。科学家和相关各界的建议对于提高“纲要”的民主性、科学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2003年11月,科技部联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财政部进行了“纲要”会签,进一步对“纲要”进行了修改、完善,并于今年6月4日上报国务院。

  四、“纲要”的编制有哪些基本考虑?

  1.立足当前、面向长远,采取整体设计、分阶段实施的策略。“纲要”在时间跨度上立足8年,建设目标分近期和2010年两阶段考虑。近期要完成的主要工作是初步建立资源共享的法规体系和试点示范,初步建成重要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信息平台,到2010年要达到的目标是:适应国家科技进步、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国家安全的需要,初步建成平台体系,基本满足全社会的需求,为最终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体系健全、共享高效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奠定基础。

  鉴于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既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科技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必要条件,发布“纲要”,指导科技界围绕“十六大”提出的科技、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先行启动共性、关键领域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试点工作,总结经验、探索机制,为“十一五”全面启动平台建设奠定基础,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实施提供支撑和条件保障,是非常必要的。

  2.创造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建的氛围。“纲要”应对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提出具有战略性、指导性和可实现性的原则意见,应能凝聚社会力量,指导各相关主体协同进行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打破资源封闭局面,创建开放共享环境。

  3.充分考虑可实施的环境,体现改革精神。在体制和机制的改革上,要基于市场经济和入世的要求,适应政府部门职能的调整、政府与事业单位关系的调整及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调整。

  4.根据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确定建设重点。按照国家发展重点、国家急需、具有优势资源和适于网络共享等条件选择,注重可实施性,为指导今后规划的制定提供依据。

  5.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基于现行财政预算体制,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平台建设中的职责,在“纲要”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形成以中央与地方财政专项资金为引导的多渠道投入格局,逐步加大建设力度。

  五、“纲要”有哪些主要内容?

  “纲要”包括前言、指导思想与原则、建设目标与任务、建设重点、保障措施等四个部分。

  1.“前言”着重阐述了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概念。针对科技基础条件建设上长期存在的重硬轻软的现象,经多方研究与论证,将平台的内涵确定为由物质与信息系统、以共享为核心的管理制度、专业化人才队伍三部分组成。

  2.提出了“指导思想和原则”。强调了平台建设要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统一规划,突出共享、制度先行,调控增量、整合存量,政府主导,社会共建等思想。

  3.在“目标和任务”与“平台建设重点”中提出了平台建设的两个阶段目标、三项重要任务和六个工作重点。同时针对研发和成果转化的不同特点,突出了不同的内容。例如在研发平台中考虑到长期以来难以实现的资源共享,“纲要”在“任务”和“重点”中都将“推进形成以共享为核心的制度体系”放在首位;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中的切入点和内容是各界争论较多的焦点之一。经仔细研究并多方征求意见,“纲要”将政府在这一平台的切入点定位于服务,将其内容确定为成果转化链三个主要环节的支撑服务体系建设上。从政府职能转换等角度看,上述定位是较适宜的。

  4.提出了若干保障措施。比如针对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必要的法规等问题,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的措施;针对投入不足、渠道不稳的状况,提出增加投入、调整投入结构的措施;针对与国际接轨不足的状况,提出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的措施等;针对普遍缺乏共享意识的问题,提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六、纲要发布对平台建设工作具有哪些意义?

  作为平台建设的纲领性文件,纲要的发布将对平台建设将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先,有利于统筹规划国家科技资源。纲要针对中国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缺乏统筹规划、投入分散、开放机制不健全、建设薄弱等问题,提出了对这些资源进行战略重组、规范管理为此,纲要的发布将有利于统筹规划国家科技资源,推动各有关部门协同推进平台建设;

  其次,有利于调动全社会力量参加平台建设。纲要明确指出要加强资金导向,调整支出结构,加强平台建设投入力度,还指出地方政府要根据各地特点和需求,加强区域性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从而可更好地调动全社会力量加强平台建设;

  第三,有利于统一思想,规范平台建设。纲要明确了平台建设的内涵和具体建设内容,从而有利于统一思想,规范各部门、地方政府的科技条件平台建设;

  第四,有利于平台建设思想的广泛宣传。纲要全文都贯穿了“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思想,纲要的发布将会在更大范围内宣传平台思想,并在全社会形成科技资源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总之,平台建设纲要的发布,将进一步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平台建设,形成平台建设生机勃勃的局面,促进平台建设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

  七、近期准备如何实施“纲要”?

  为了从组织上保障“纲要”的贯彻实施,由科技部牵头正式成立了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水利部、卫生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地震局、中国气象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十六个国务院有关部门的部级领导参加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部际联席会;成立了由周光召院士为组长,由23位知名专家组成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专家顾问组,对“纲要”的内容和联合实施形成了共识。

  2004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提出了“科技条件平台建设要有大的进展,全社会科技资源共享取得新成效”的工作目标。为此,各部门、地方都积极开展了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规划与建设工作,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和成效,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为了确保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工作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科技部拟于今年九月召开“全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工作会议”,对“纲要”的实施进行全面部署。


 
编辑:李淑国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大观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