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 |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科 教|图 片|图片库|时 尚
汽 车 |房 产|视 频|商 城|供 稿| 产经资讯 |出 版|广告服务|演出信息|心路网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关键词1: 关键词2: 标题: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拴”住台湾——大陆对台政策愈显自信

2005年09月16日 16:36

  (声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从本网直接下载使用,如欲转载请与原刊发媒体联系。)

  由于新奥尔良飓风的影响,原本定于九月中旬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华盛顿的行程不得不延后,但这并不妨碍胡锦涛在前往纽约出席联合国峰会之前,和美国总统布什在共同下榻的酒店,举行一个多小时的高峰会谈。

  人们注意到,胡锦涛用了较多的时间和篇幅,向布什介绍和解释了中国致力于和平发展的战略构想和意图,同时也不断强调完善两国各个领域的磋商机制,包括高层的战略对话的重要性,希望达致释疑增信,良性互动,力争双赢。

  人们注意到布什对胡锦涛的友善态度,同时还欣然接受11月在出席釜山APEC峰会后,顺访北京的邀请。

  人们还注意到,虽然台湾方面为此专门设立了应对小组,全程关注胡布峰会,但在这次一个多小时的会晤中,台湾问题并不具主要比重。美国在台协会前任会长卜睿哲预测,布什将会催促北京和台北展开和平对话,估计只是个人依据经验的主观判断。

  中国和平崛起以及中国自身的政治经济形势的稳定发展,除了必须高度重视和妥善处理中美关系问题之外,最关键的是,还必须妥善面对和处理台湾问题。台湾在过去的八年间,经历了两次台海危机、台湾内部政党轮替等重大历史事件。

  这在不同程度给北京的领导人以及给中国正在着手付诸实践的和平崛起和和平发展战略进程带来诸多的挑战和困扰。在求其在我的基础上,如何妥善处理台湾问题,似乎已经是无法规避的重要课题。

  对台政策越来越显自信  

  笔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北京领导人在台湾问题上的政策思路已越来越显示出自信、稳健和成熟。这一点观察结论,可以分别从北京对台决策高层,今年以来处理两岸关系的大度包容,连战、宋楚瑜以及郁慕明等台湾在野政治势力相继登陆,北京对台当局在致力于更寄希望于台湾人民,进一步加强和台湾社会各界的政治,经济沟通互动,不断掌握两岸正互动的政策话语权和主导权,致使民进党“政府”只被动应对,消极遏止,而难有高屋建瓴的作为。农产品零关税登陆、在野政党参加上海举行的精英论坛以及两岸经贸互动交流的最新发展等等,都可以获得不断的验证。

  两岸还没进入和解期

  胡锦涛最近在访问加拿大期间,曾经坦然地对加国华人表示,两岸最终的和平统一依然是一个复杂的漫长的历史过程。虽然国台办副主任王在希表示过,中共对台政策依然还有五个坚持,但两岸关系尽管走过了危机期,进入了缓和期,必将还缺乏足够的进入和解期的基本要素和条件。

  水到渠成的时机尚未形成,反分裂国家法对显性“台独”画上的一条红线,却还无法有效地从根本上让台湾主流民意对中共对台政策的终极目标和诉诸于言行的苦口婆心,产生足以影响全局和台湾当局的强大吸引力。

  迈向两岸和解之路初见雏形,但迈向两岸政治整合之路依然遥远。北京领导人看来还有足够的能力和智慧,“拴”住台湾,也就是从中美关系的战略框架下,努力促使台湾不再往“台独”的方向迅速滑动,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避免或遏制国际政治势力,主要是美国以及日本,对台海局势的介入和干预,在经济整合以及争取民心认同等方面,采取更多积极主动的作为。这一点新的战略和策略运作,也在逐步获得落实,得到正面的回馈。

  平心而论,“拴”住台湾,不让它任意朝向线性“台独”方向滑行的阶段性目的已大致实现,但这一切依然有赖于北京对台政策的更加贴近客观实际,更加实事求是,更加在准确掌握资讯,把握民情的基础上,有更多事半功倍的作为。

  毕竟,如果没有求其在我,首先将自己的事情办好的政策指导思维作为坚实的基础,则被权宜性“拴”住的台湾,也还有再度挣脱羁绊的危险。求其在我才是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症结。(摘自联合早报;作者:陈子帛;内容有删节)

 
编辑:张明】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