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中国石油工人向海洋要资源 谱写“蓝色传奇”

2011年01月20日 16:35 来源:中广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提要】向海洋要资源,“海上大庆油田”终建成,中国石油工人如何圆梦海洋,谱写海上“蓝色传奇”?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如果细数近些年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难题,资源问题一定算得上是一个。作为工业的血液,石油作为不可再生资源,显得越来越稀缺、越来越宝贵。而我国自1992年起成为石油进口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逐年加重,去年以来更超过了国际警戒线。

  在中国的陆地石油资源日益匮乏的局面下,中国的石油工人把目光投向了大海。到目前为止,中国海上油气产量达到5000万吨油当量,标志中国已经建成了“海上大庆油田”。

  随着2010年12月20日,国内海上油气5000万吨产量的实现,加上海外和进口,中国海油的油气供应总量已经超过7500万吨油当量,形成了国内油气、海外油气和进口液化天然气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国际化能源供应新格局。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傅成玉:5000万吨是量的概念,背后则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工业的建成。改革开放初,我们95%的设备都来自海外,95%的钱都花在了海外,而今天,我们设备的主要制造是在中国,我们95%以上的钱是花在国内的。

  我们用不到30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在海洋石油上上百年的历程。我国海洋石油自主能力体系的建成对我国整体工业体系的建设和装备制造业都是一个促进。

  近十年来,中国新增石油产量的53%来自海洋石油,2010年则接近80%。目前,中国海域油气产量已经占全国油气总产量的1/4,然而,这些成绩并非一蹴而就。

  从1966年渤海湾海一井开钻日产十几吨,到今天的年产几千万吨,我国的海上石油勘探历经坎坷,不了解海上作业的人往往认为:海洋石油不就是陆地加上一层水吗?中海油研究总院院长陈伟介绍,正是这薄薄一层水使得海洋油气的开采变成了“高风险”、“高投入”的赌博,而成功的背后是“高科技”的支撑:

  陈伟:高风险主要指的是“北冰南风”,北方就是渤海湾,冬天结冰,几十分公分厚,而在南方,台风是对我们的直接威胁,特别是06年6年,我们的流花111油田遭遇了珍珠号台风,停产了10个月,每天损失1000万;另外,海上天然气都在一个平台上提炼,所以易爆易燃。我们在海上看到一个平台时,我们就把它想象为陆地上的一个油田,真的出了事,没地方可跑。还有一个特点是高投入,这不是一般的贵,打井一米要花1到3万元人民币,如果在海外深水就要到上万美元。第三个特点是高科技,高集成、跨学科、多领域,我给大家举个例子,精确制导的导弹的精确打击,我们在地下的钻井,也是达到这样一个水平。也就是说,打一口井可以沿着油层穿出去8公里,误差不过几米。

  在渤海绥中361油田上,中海油副总工程师张凤久进行了一次现场展示。

  张凤久:这是今早刚开采出的一杯稠油,你看浓度就像蜂蜜一样,用筷子可以缠绕起来,杯子倒过来都不会流出来。

  所谓稠油,也称重油,是相对于清油而言,也就是生活中常见的汽油那样的油质。稠油不仅提炼加工难度很大,开采起来更是难上加难,而中国海域开采出的大多是稠油,比如:1987年发现的我国海上油田的主阵地——渤海油田就是典型的例证。

  当时,外资企业称它是“21世纪的挑战”,没有人愿意与中国共同开采,也正是因此,中国的海上稠油开发走上了自主之路。中海油副总工程师张凤久表示,如何在常规稠油开发里用少井实现高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张凤久:这个油田是埋在地下1250多米到1600米的地下,有14层,我们想把这14个层合在一起,叫大段合采,然后分段防沙,这样就保证了我用比较少的井数实现了比较高的产量,同时我们采用了海上有特色的“优快钻完井”技术,使得我们在海上的钻完井投资和开发投资大幅度下降,也使得原本认为不具备经济性的一个油田得以有效开发。

  在海油人的智慧与坚持之下,嫁不出去的灰姑娘变成了人人垂涎的宝贝疙瘩,这恰恰也成为中国海油发展的一个缩影。在中海油执行副总裁陈壁的眼中,中国海油是在对外合作与自主经营的不断平衡中逐步发展,最终赢得了今天的辉煌。

  陈壁:全盘统筹,形成5000万吨运行保障机制;精细管理,在生产油气田上保持活力;深入挖潜,调整井效果明显;创新技术,简易开发边际小油田;转变方式,实现油田区域开发;数字油田,提高油田生产管理水平。

  “海上大庆油田”的建成,预示了我国石油工业未来发展的新走向,“十二五”期间,中国海油将投入3500多亿元用于中国海域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其中将投资297亿元用于深水大型装备建设。

  中国海油副总经理周守为表示,2020年我国将实现四个“海上大庆”的宏伟蓝图。

  周守为:除了目前以渤海稠油为主的“近海大庆”,还有一个是以深海为主的深水大庆,还有海外的“海外大庆”;第四个是“液化天然气大庆”。(记者张棉棉)

参与互动(0)
【编辑:许晓娟】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