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各国情况各不相同 发展绿色经济各国如何各得其所

2011年05月03日 13:08 来源:中国环境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编者按

  绿色经济自诞生之日起,就引发了广泛讨论。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将在巴西举行。届时,绿色经济将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绿色经济是什么?如何实现绿色经济?本报特邀国际问题观察员郭尔楚,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和解读。

  绿色经济给人的印象是:对环境友好,有利于保护自然资源,在生产过程中最大程度减少会破坏环境的污染、排放等,生产和消费对环境无害的商品和服务。

  什么是绿色经济?

  尽管绿色经济这个概念得到了许多经济学家和环境保护主义者的支持,但国际社会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这个概念非常复杂,不大可能在短时间内就其含义、用法、益处以及政策启示达成共识。

  此外,人们也会对绿色经济产生各种疑问。绿色经济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会不会有副作用?如何权衡其利弊得失,在环境与发展之间取得适当平衡?国家调控、市场机制和私营部门分别起什么作用?如何建立环境友好型经济并顺利实现这一过渡?

  要解答这些疑问,首先我们必须在特定的背景之下讨论绿色经济。这个背景就是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2002年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以及明年将举行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因而,绿色经济并非一个需要展开自由讨论的学术问题,而必须源于并根植于1992年环发大会的精神、目标、原则和运行机制,尤其是里约原则和《21世纪议程》。这些原则主要包括:

  ——认识到环境危机和对生产消费模式进行深层次改革的必要性,预防现在的生产活动可能损害未来的发展。

  ——承认“发展权”,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目标(包括消除贫困、创造就业、粮食安全、医疗卫生等)在发展中国家具有优先性。

  ——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国际社会应在政策和行动上帮助和支持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

  ——认识到各国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在应对环境危机上的作用不同。这应成为核心原则,并在酝酿行动计划和国际合作框架时予以充分考虑。

  ——形成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承认发达国家是主要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方(包括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中国家所剩“环境空间”较小,未来发展受到影响,处于弱势地位。

  在这一历史背景下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绿色经济应体现环境、发展、公正的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绿色经济至少应包含以下3个方面:一是发达国家应首先改变其生产和消费模式;二是发展中国家保持原有发展目标,但采取可持续发展方式和途径;三是发达国家承诺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援助和技术支持,并相应地改革全球经济金融贸易体制,为发展中国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如何制定绿色经济政策?

  在倡导绿色经济的过程中,我们应提倡积极的、具有建设性的观点和政策,同时竭力避免可能让绿色经济受到质疑的一些消极政策。

  关于绿色经济的积极政策包括:

  ——认识到环境具有经济和社会价值,大力提倡环境保护。处理好资源开发的短期效益与自然保护的长期效益之间的关系。

  ——允许价格更好地反映环境的价值。在不影响人们基本福利的前提下,普遍减少对环境有害产品的补贴,激励人们转向环境友好型工艺和产品(如使用可再生能源、消费有机食品等)。

  ——统筹考虑小生产者、社区、环境和政策之间的联系,复原和养护重要的自然资源(包括耕地、森林等),以保障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水、粮食、住房等)。

  ——调整全球经济结构和进程,建立发达国家支援发展中国家的国际体制机制。通过适当的金融机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足够的资金,转让环境友好型技术,帮助其过渡至可持续发展模式。重新审查和改革现行贸易和知识产权规则,减少发达国家的农业补贴,消除技术壁垒。

  同时,必须坚决避免和反对以下绿色经济的消极倾向:

  第一,脱离可持续发展框架,以单一的、纯环境的方式定义绿色经济,而不充分考虑发展、公正以及可能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消极影响。

  第二,实行“一刀切”,要求所有国家采用同一个发展模式。必须充分考虑每个国家的发展阶段和水平,否则将给环境和发展带来灾难。

  第三,打着“绿色经济”的旗号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发达国家企图为所有产品设定“环境标准”,据此对发展中国家产品采取单边贸易措施。例如,以在生产过程中的排放量不同为由,向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或“边境调节税”。这将使缺乏资金和低碳技术的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被赶出海外市场。

  第四,为发展中国家获取援助、贷款、债务延期或减免等各项优惠预设条件,要求达到“绿色经济”的某些“标准”。这可能迫使部分发展中国家放弃可持续发展政策,转而采取单一的环保策略。

  此外,在绿色经济中,公共部门、私营部门的角色以及调控机制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也值得关注。许多人相信环境危机是“市场失灵”的结果和标志。私营部门和市场机制催生了资源滥采、温室气体排放、污染等问题,进而引发了环境危机。因此,对私营部门尤其是大型企业的规范非常重要,应利用政策工具、市场机制等杠杆进行调控,如控制排放与污染、征收环境税等。

  应该看到,绿色经济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它也是个新生事物,还有很多问题尚待研究。发展中国家在走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道路方面还面临许多挑战,如何趋利避害,享受绿色经济带来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重红利”,这都有待我们继续讨论。

郭尔楚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