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海:减少居民楼水箱清洗频次引代表反对

2013年08月05日 11:14 来源:法制日报 参与互动(0)

  首部《上海市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草案)》立法听证会近日举行,围绕“小区水箱清洗消毒频次是否需要瘦身”等议题,各方听证代表展开激烈争论的同时,也引发了居民楼水箱清洗作业缺少监管,清洗后的水质抽检结果大有猫腻的问题。 

  相关部门称,将充分梳理和研究听证代表的意见,对草案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

  减少清洗频次引发争议

  记者了解到,有14位上海市民代表参加了由上海市政府法制办召开的听证会。其中有人大代表、行业内相关人士、卫生监督所工作人员、政协代表、律师和普通市民代表等。

  按照现行的规定,上海二次供水的居民小区水箱应该每季度清洗一次,而市卫生计生委最近牵头起草的《上海市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草案)》,准备把水箱的清洗次数改为每半年不少于1次。

  对此,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肖泽平表示,从节能环保的角度出发,在确保水质的前提下,将每季度一次清洗小区水箱“瘦身”到每半年不少于一次清洗,由此可以节约大量水资源。

  但大多数听证代表并不认可小区水箱清洗频次“瘦身”的设想。市政协委员黄林鹏认为,小区水箱如何清洗事关居民生活供水的“最后一公里”安全,清洗消毒“瘦身”不可避免会对水质产生明显影响,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应当有政策配套,不能因为要削减预算而牺牲居民饮水品质。

  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张梓太直接指出:“涉及到上海这么多人的切身利益,我们为了节省240万吨水,获得的利益和付出的代价不成比例。如有问题,将来谁都承担不了这样的责任。”

  市民代表金亚飚认为,目前上海的水质达标正是建立在每季度一次清洗消毒的基础上,减少清洗次数或成为影响水质的直接因素。他还提出,老式小区和高档楼盘的水箱材质千差万别,改为半年清洗一次的频率可能对高档小区影响不大,但一些设施陈旧的老小区,本身影响供水质量的因素就很多,如果再减少清洗频次,很难确保居民使用到合格的自来水。

  律师代表王忻认为,目前上海还没有相关的配套制度设计,草案在专兼职管理人员、水质检测频次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水箱清洗行业鱼龙混杂

  “减少水箱清洗消毒频次”之所以引起部分听证代表的强烈反对,究其原因,是目前小区水箱清洗消毒和水质监测存在不少问题。

  记者从水务部门获悉,上海市二次供水设施、水箱水池清洗消毒等行业存在管理“盲区”。由于体制原因,许多住宅小区内的水箱及二次供水设施都由物业部门管理。但水箱清洗人员是需一定资质的,有些物业部门因为图省事、贪便宜,聘用“李鬼”上岗。与此同时,水箱清洗市场鱼龙混杂,一些清洗公司未取得相关许可擅自开展业务,雇用的清洗消毒人员未取得健康合格证就直接上岗工作,给居民生活用水安全带来隐患。

  居民黄阿姨告诉记者,她曾偶然看到这样一幕,小区物业里两个平常做电工的人员,穿着平时干活的靴子直接进入水箱,随便一冲就草草了事,上去下来一共15分钟。

  王先生从事多年物业工作,他透露,没有卫生健康证可以借用人家的证,天热的话清洗人员就穿着拖鞋赤脚下去,所以有的时候不洗比洗还干净。关键是事前、事中、事后都没有监督。

  按理说,这样不负责任清洗后所放出来的水应该很难通过检测。然而记者走访后发现,几乎所有的物业都能拿出合格的抽检报告。

  王先生揭开了谜底:水箱清洗后由物业公司拿水样到疾控中心去化验,他们就买瓶矿泉水倒掉一点再放一些自来水,这样化验肯定过关。如今,疾控中心的抽检规则有所变动,送来检测的水必须使用他们提供的专用瓶子装,至于水的来源仍然不管。

  关键还是要加强监管

  据统计,目前上海约有14万个水箱。卫生行政部门表示,上海对二次供水进行的监督检查,主要由各区县卫生监督所进行抽检。二次供水的其他检查环节,包括水样送检在内,则依靠物业公司的自身运作来完成。

  上海市卫生监督所产品卫生科科长毛洁坦言,他们对水箱清洗有一定的监督权,比如每年派人到小区进行抽检,不合格就责令整改,然而这种抽检的覆盖范围实在有限,监管人员比较缺失。

  一位资深小区业主委员会主任表示,在监管不力、物业又不靠谱的现状下,就只能靠自己。他们小区每次清洗都派业主代表全程监督,这种方法麻烦但很有效。

  听证代表还建议,建立全市统一、专业的清洗队伍,并且现场检测水质,并对所有业主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听证代表王利提出,关键还是要加强监管,要将专业规范与社会监管结合起来。本报记者刘建

【编辑:张卓】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