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不要有“毒”的GDP

2013年10月30日 09:27 来源:证券日报 参与互动(0)

  在国务院的推动下,北京及周边地区已经吹响了治理大气污染的集结号。彻底治理大气污染,告别有“毒”的GDP需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定和勇气。

  2013年持续大规模的雾霾污染范围涉及了17个省、市、自治区四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影响人口约6亿,接近一半的中国人都在“自强不吸,霾头苦干”。有数据显示,中国目前约有10亿人生活在总悬浮颗粒物超标的环境中,6亿人的生活环境二氧化硫超标;每年因城市大气污染而造成的呼吸系统门诊病例达35万人,急诊病例达680万人。

  不得不承认,当前“十面霾伏”的现状与各地区多年来不计代价的发展经济、提高GDP有密切联系。改革开放短短30多年的时间,中国经济发展走过西方国家上百年的发展历程,成绩傲人。但正式因为地方考核以GDP为导向,而这决定了环保部门制定的严格的环境标准很难被不打折扣地执行;并且环保部门的机构管辖、财权事权等体制不顺,也决定了环保部门对地方政府很难起到实质的制约作用。

  以水污染为例,按照现行《水污染防治法》行政处罚最高限额也就50万元,而在实际处罚过程中往往“就低不就高”,能不罚就不罚,能少罚就少罚,刑事责任更是鲜有追究,违法成本过低,企业也就无所畏惧。

  虽说目前我国能源消耗增速低于GDP增速,环境污染问题得到了遏制。但是数据显示,我国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能源消耗偏高,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发展仍处于粗放水平。而且,不少地方为了保持GDP高增长,仍然在发展高能耗、高污染产能,大量消耗资源、恶化生态环境。

  国务院一份通知指出:“节能减排形势十分严峻,特别是2009年第三季度以来,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快速增长,一些被淘汰的落后产能死灰复燃,能源需求大幅增加,能耗强度、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速度放缓甚至由降转升,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下降趋势明显减缓。”

  实际上,有过去伦敦、洛杉矶等发达城市走过的工业化污染前车之鉴,现在中国的产业发展,应该避免再走那条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应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持续推进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降低GDP能耗,实现可持续发展,让绿色GDP理念深入人心。

  中央财政最近安排50亿元资金,全部用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具体包括京津冀蒙晋鲁六个省份)大气污染治理工作,重点向治理任务重的河北省倾斜。这促使包括河北在内的多个地区出台大气污染治理措施。

  在此基础上,还需要结合建设低碳城市、发展低碳经济,提出更高、更严、更加超前的目标。对新上项目和企业,建立严格的环境准入门槛,凡是有污染、不达标、不符合低碳发展要求的,不管规模多大,都要一律拒之门外;对没有污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给予更为有力的扶持帮助,促其尽快做大做强。

  这将逐渐化解雾霾天气这类长期积累形成的环境问题,以蓝天白云的“美丽中国”形象,换来人民满意的经济增长,让GDP告别“毒”素。(仇 智)

【编辑:张卓】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