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近在咫尺的水危机:兰州水危机或只是冰山一角

2014年04月18日 08:38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正在桂林出差的朋友发来一张漓江的照片,那是名副其实的青山和“绿水”。这让我想起去年在昆明报道南亚博览会时见过的滇池,同样是满眼绿水和阵阵恶臭,有一处长满水草的河湾像极了一片草坪。这几年我去过不少地方,所见到的河流湖泊都与去之前的想象相去甚远。整个中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大河小河,大都因人们的过度破坏而变得面目狰狞。

    水危机近在咫尺,形势之严峻比空气污染更甚。然而,有个非常吊诡的现象是,无论民间还是官方都对雾霾等问题给予了持续而强烈的关注,对水污染和用水安全等问题却几乎视而不见。似乎在国人眼中,看得见的空气污染才需要治理,而只要拧开水龙头还能看到干净的自来水,水危机就是一个离自己很遥远的话题。这种短视的实用主义逻辑,使得水危机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近期发生在兰州的自来水苯超标事件,给漠视水危机的人们敲了一记警钟。根据官方通报的调查结果,苯超标的直接原因,是原兰州石化两次渣油泄漏污染了地下水。人们这才从媒体报道中发现,这座城市的自来水管网已超期服役多年,而且自来水厂的自流沟被各种化工企业包围,不啻一颗“定时炸弹”。但知情者称,集中了诸多高污染大小企业的兰州,直到今天才出污染事故“已经是个奇迹”。

    兰州如今遭遇的自来水危机,只是中国水危机的一个缩影。那些没有意识到水危机的人们根本不知道,高悬在我们头顶的污水盆,会在哪一天突然倾覆。事实上,近些年已经有不少专家疾呼“水危机是中国持续发展的最大危机”、“中国水危机比任何金融危机都严重得多”。但在经济轰隆隆向前狂奔的中国,这些微弱的声音很容易被淹没和忽略。

    不过,不管醉心于经济发展的各级官员听或不听,水危机的严峻形势都客观存在,而且今后势必会越来越严重。水利部几年前曾对全国700余条河流的水资源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显示46.5%的水资源受到污染,水质只达到四、五类;10.6%的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水质为超五类,水体已丧失使用价值。另一组数据是,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近几年全国水污染事故每年都在1700起以上。

    水污染的幽灵,正在逐渐由点污染、条带状污染向面源污染扩散,由城市向农村蔓延,从东部向西部发展,从地表向地下渗透。制造这个幽灵的,正是化工企业乱排乱放,以及农业生产对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人让水病,水也会让人病——在中国污染严重的东部地区,多条河流流域都出现了“癌症村”,水污染被认为是第一诱因;而更隐蔽的是,经污水灌溉的粮食和蔬菜也会对健康造成威胁。

    当然,在谈论中国的水危机时,水污染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同样可能威胁到中国发展和百姓切身利益的,是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水利部全国水利普查的结果显示,全国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比上世纪90年代的统计减少了2.7万多条。尽管有关部门曾以统计口径差异为由进行解释,但越来越多的中国河流正在消失,水资源短缺的形势越来越严峻,显然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一百年前,华北平原的河流和小溪蜿蜒流淌,沼泽、天然泉水和湿地随处可见,甚至还经常面临洪灾威胁,但如今众多河流已变成臭水沟一般的暗河,能见到水面的少数河流也脏臭无比。有媒体报道称,北京市每年人均水资源仅为100吨水,水资源稀缺程度堪比沙特阿拉伯。从1970年代算起,北京的地下水位已经下降约30米,如今正等待南水北调工程“解渴”。

    根据联合国公布的报告,中国属于世界13个人均贫水国之一,中国的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据相关统计,全国669个城市中有400个缺水,并有32个百万人口大城市长期缺水。然而,除非哪天城市居民开始隔三差五遭受停水之困,恐怕人们依然不会引起警觉。

    从小就被教育“水资源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国人,因为对水危机的无知而普遍欠缺节水的意识,浪费用水的现象触目惊心。目前我国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系数大多只有0.4,不足一些发达国家的一半水平;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为103立方米,而美国是8立方米、日本只有6立方米;生活用水方面的浪费同样惊人,单说洗车这一项,因循环水利用率低,北京每年洗车的用水量就相当于6个北海。

    由水污染、水资源短缺和用水浪费造成的复合型水危机,已逐渐显现它的破坏力。那些对水危机现实仍没有清醒认识的国人尤其是决策者们,是时候穿透观念的雾霾而对现实有清醒认识了。如何化解水危机?在治理雾霾方面为中国提供经验借鉴的英国,同样值得我们取经——1957年,英国曾宣布泰晤士河已在生物学意义上死亡,但经过多年治理后,在伦敦打开水龙头已经能直接饮用。中国的发展神话要延续,必然也离不开最严厉的治理举措,以及民众节水意识的觉醒。

    文/汤嘉琛

【编辑:宋亚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