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江苏提出合理控制机动车保有量 限牌暂无时间表(2) 查看下一页

2014年04月22日 10:03 来源:中国江苏网 参与互动(0)

  长三角如何协作预测预报空气?

  此次会上明确提出,加快重污染天气预测预报能力建设,要求基本建成长三角大气污染预测预报中心和各分中心。据了解,预测预报中心将按照“一个区域中心+四个分中心”构架,整合三省一市资源和需求。其中上海市为主体,江苏、浙江、安徽三省协助,并环保部支持。建成的预测预报中心,将发挥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的数据中心、联合预报中心和会商中心的功能。

  三省一市空气质量数据共享

  省环保厅总工程师刘建琳昨日介绍,按照计划,今年年底前,大气预测预报的长三角平台会建起来。尽管平台还在建设中,但这并不会妨碍青奥期间,空气实现提前预报。

  “我们一边在建,一边预报。”刘建琳表示,现在的预报以及空气质量的走势,主要还是依据天气情况以及气象扩散条件,来做一个粗略的预报,准确率会打折扣,后面一旦平台上基础数据完善后,预报会越来越准。“这就如同天气预报,开始还只是人工预报,随着现代化手段的加强,预报准确率也在提高。”

  刘建琳表示,青奥的时候,长三角空气必须提前预报,三省一市的空气质量数据要共享,污染源的排放清单要共享,变成一个区域性的防控。因为空气是流动的,区域之间没有边界,所以必须区域之内共同预报,这样才可以判断污染的走势,比如从北方过来污染,第一天到哪里,第二天又会到哪。8月份,如预测空气质量可能超标或者出现灰霾天气,迅速启动应急响应,进一步采取扩大停产限产范围和强度,严格交通管制,增加冲洗洒水频次等应急措施,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大气污染事件。

  警惕青奥期间臭氧超标

  任何一项国际性重大赛事,环境质量都是最受关注的热点话题。昨天,南京市副市长陆冰也坦言,青奥环境保障面临巨大压力和许多不确定因素,南京夏季环境气象条件虽然较好,但出现小时指数超标,甚至霾型天气的可能性仍存在,夏季大范围高温,长三角地区易出现区域性臭氧超标现象,加强长三角区域合作,强化联防联控,严控以PM2.5为主的细颗粒物以及臭氧污染,对实现青奥空气质量目标至关重要。

  金牛湖水质必须达标

  金牛湖作为青奥会期间水上比赛场馆,水质必须达标,加强跨省市水环境区域保障十分重要。陆冰在会上也恳请安徽省加强金牛湖上游水域围闸养殖的污染控制,确保金牛湖水质安全。同时,安徽省加强滁河上游沿线水环境管控,常州、镇江市加强胥河、句容河沿线污染源管控,落实汛期和暴雨期间的应急保障措施,避免发生跨市水环境污染事故。

  长三角内“污染车”将无处可走

  长三角环保部门正酝酿对以黄标车为首的污染车,实行“异地统管”政策。一旦在一地被认定为黄标车辆,将在整个长三角区域内被监管起来,这一流动污染源在长三角将“寸步难行”,并且一旦被电子警察曝光,就同步处罚。

  据悉,今后黄标车的“禁区”范围将是整个长三角,比如说,南京的黄标车到上海,或者上海的黄标车到杭州,只要在一地被认定为“黄标车”,即使跨区域也能被读取识别并进行处罚。

  焦点话题

  江苏提出“合理控制机动车保有量”

  机动车是否“限牌”?暂无时间表

  对于空气污染的防治,目前三省一市都有自己的措施,而长三角协作机制中,这些措施以后也要相互衔接。很多人关心的是,面对污染治理,目前上海和杭州都已对机动车实行“限牌”,而江苏也在此次区域污染防治细则中,提出会“合理控制机动车保有量”,是不是意味着江苏机动车也要“限牌”呢?

  对此,省环保厅刘建琳总工表示,控制机动车总量,并不意味着一定要限牌,江苏是否限牌,时间表上是个未知数。但是随着现在大气污染治理的深入,江苏会去看究竟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控制机动车数量会更好。

  “也有其他方式,找更好的方式既满足老百姓拥有车辆的需求,同时也满足大家对良好空气的需要。”她举例说,可以从车油路三个方面着手去做,车子升级到国五标准,由以前吃粗粮改吃细粮,排放肯定能改善;或者减少黄标车和老旧车辆,同时减少拥堵,保持道路畅通;在她看来,这些都需要进行科学研究,比如伦敦和新加坡,采取的措施就是收拥堵费。某个时段进入某个区域就要交钱,这也是方法之一。“究竟用什么方式,能够让大家都满意,这些都需要仔细研究斟酌。”刘建琳称。记者倪敏

【编辑:宋亚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