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山西布局大水网补上水缺口

2014年05月19日 10:26 来源:经济日报 参与互动(0)

  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及气候条件,阻隔了东南暖湿气流的西升北进,决定了山西干旱灾害频繁。山西实施了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办法,蓄住地表水、用好黄河水,涵养地下水、搞好节约用水,并启动大水网工程,致力于将“水瓶颈”变为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水支撑”

  山西之短在于水。

  谈起缺水,山西省水利厅厅长潘军峰如是分析:山西南北长约680公里,东西宽约380公里,由南到北气候条件从半湿润区过渡到半干旱区,由东向西太行山、太岳山、吕梁山纵贯,阻隔了东南暖湿气流的西升北进。据统计,近10年来,山西年平均降水量仅为473毫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381立方米,为同期全国人均值的17%。

  如何解决山西水紧缺问题,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现实而严峻的问题。

  “山西旱情严重最主要的一个影响因素是有水蓄不住。山西地表图显示,全省中间高、两边低,降多少雨就要流走多少水;降雨集中在7至9月,而用水则是全年。特殊的地质地貌,需要山西独辟蹊径。”潘军峰说。

  独辟蹊径,山西力图补上水缺口。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山西实施了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办法,围绕“蓄住地表水、用好黄河水,涵养地下水、搞好节约用水”开展工作。为蓄住地表水,在“十一五”期间,山西投资140亿元规划建设了35项应急水源工程,大型水库6座,大型灌区3座,大型引水工程3座。加上除险加固的百座病险水库新增的蓄水量,到2010年全省净增了15亿立方米的地表水供水能力,人均每年供水量由原来的180立方米增加到227立方米。

  这一系列蓄水工程,虽成效不小,但水安全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山西水利部门测算,全省在“十二五”期间年均需水量达到91亿立方米以上,而“十一五”期间全省供水能力为63亿立方米,仍有28亿立方米左右的缺口。

  开源节流,山西新的招数在哪里?应对水安全之策,山西寄希望于一张“网”——大水网工程。站在山西省水利厅数字水利中心的巨型模拟沙盘前,记者看到,沟壑纵横、山峦起伏的地表图上,一条条由点到线的“大水网”工程布局格外醒目。

  山西大水网的总体构架为“两纵十横”,即以纵贯山西南北的黄河北干流和汾河两条天然河道为主线(两纵),以十大骨干供水体系(十横)为骨架,通过河库连通工程建设,将黄河、汾河、沁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等六大河流及各河流上的大中型水库相连通,形成“两纵十横、六河连通,纵贯南北、横跨东西,多源互补、保障供应,丰枯调剂、结构合理,稳定可靠、配置高效”的供水网络。

  据介绍,大水网的功能一是把费很大劲才蓄起来、拦起来、提上来的地表水、黄河水送到最缺水的地方,二是河库连接后,提高各区域特别是城市和经济中心区用水的保证率,实现从“基本保障型”向“安全保证型”的跨越。

  山西省省长李小鹏明确要求,财政要腾出宝贵财力,支持这一重大民生水利工程建设。

  目前,山西大水网中的中部引黄、东山供水等骨干工程已全面进入建设高峰,800多公里隧洞内,上万名工程建设者正昼夜不舍、奋战在一线,参建单位密切配合、协同作战,成功处置和应对了隧洞开挖中水害、煤气、岩崩等多项技术与施工难题。

  同时,汾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断流20年的晋祠泉重新复流等工程也正在筹划之中,与大水网相配套的县域小水网供水规划正在加快推进,“十一五”时期建成的35项应急水源工程基本达效。

  据测算,山西大水网工程建成后,年总供水能力将达到91亿立方米,较“十一五”末净增28亿立方米,地下水、地表水的用水比例将由目前的6∶4转变为4∶6。届时,山西的水问题将基本得到解决,水生态环境将得到根本改善,制约山西的“水瓶颈”将成为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水支撑”。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