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广州东濠涌整治核心是治污治浸而非制造景观

2014年07月14日 15:00 来源:新快报 参与互动(0)

    公咨委日前经过对东濠涌二期景观建设优化方案的讨论之后,对这套“看起来挺美”的方案集体说“不”,主要认为其未能深挖广州文化内涵。方案设计组织方对此感到意外,认为公咨委在一些问题上不够专业,还需邀请专家听取更多意见。

    从方案来看,东濠涌拟通过放置雕塑、铺面整饰、建设亭廊、堆砌石山瀑布,来形成河涌文化景观。方案通过美丽的辞藻粉饰,的确能给人一种美轮美奂的想象,但归根结底都是制造新景观,且雕塑是“扮靓”东濠涌的主要道具,与“广州文化内涵”难扯上关系,而且与东濠涌古已有之的水文化也很难契合。

    再说优化方案要增加源头声光电策划,通过声光电效果吸引游人观赏,可谓锦上添花,但这必然带来运营费用暴增及光污染、噪音污染等问题。这般“营造水文化氛围”与广州文化内涵也不拉杆。正如苏州、周庄、乌镇等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人家景观,其蕴涵的丰厚历史文化是沉淀下来的,而非人造景观所能承载的。

    由此观之,东濠涌二期整治似乎又误入了与一期一样的制造景观重于治污治浸的歧途。说到底,今天的人造景观不仅不是东濠涌的历史文化内涵,而且整治工程的焦点并不在于有无文化内涵,而在于该不该耗费巨资炮制城市“玻璃鱼缸”的景观工程?动辄拿“历史文化”来说事,戴上“高帽”,未必就能服人。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东濠涌整治已成为没完没了耗费公帑的工程。从2009年开始一期工程以及“人造水”每年投入、改造浅层排水管网、深层隧道试验段工程等,仅4公里多长的东濠涌整治耗资及计划投入已有20多亿。虽然此次优化方案概算由原来的1亿元削减至9056万元,也仍是不小的数字。如果将来实施声光电效果工程,又将是持续不断地花钱。如此,真金白银扔进东濠涌水中何时是尽头?

    东濠涌二期景观工程说好听点是锦上添花,其实够不够得上“添花”的份儿都还需考量。经过巨资整治之后东濠涌被称为治水“样板工程”“城市名片”,“面子”看上去是变靓丽了,但当年夸下海口实现东濠涌水质“不黑不臭”“无色无味”,打造“一流生态河涌历史长廊”,如今却是水质还有劣Ⅴ类,排水管网排水标准基本仍处于一年一遇以下,遇暴雨常被打回“原形”,其治水效果与“样板工程”很难匹配,等于是“玻璃鱼缸”。

    时代演变,如今东濠涌承担的首要功能是排洪泄污。不是说河涌景观工程完全不该搞,但是河涌首要的是水质,再次才是景观。而且,治水必治污,治污先治源。从全局考虑,全市最根本与紧迫的治污治浸尚未解决,多条河涌经前轮“一天一个亿”治水之后返黑返臭,有的恶臭甚至还加剧,有效的治水之策还摸不准,请问:怎能又急于在东濠涌景观工程上无休止地大把砸钱?

【编辑:宋亚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