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秸秆焚烧:安徽天长市免费为农户提供立体式服务

2014年11月03日 10:38 来源:中国环境报 参与互动(0)

  ◆宣金祥 范正磊

  秸秆烧还是不烧,这对很多农户来说都是个难题。但安徽省天长市的农户今年没有为这个难题犯难,因为农机合作社为农民提供了立体式服务,秸秆还田给农民带来了大丰收。

  用不着烧:

  土地平整后直接能种麦

  从联合收割机开镰割稻,到灭茬机将稻茬粉碎还田,不到4个小时,天长市仁和集镇芦龙社区村民江淼家5.5亩稻田已经平平整整,可以直接种麦子了。

  “稻秆他们都拉走了,稻茬割得浅,再用灭茬机过一遍,直接就能种麦了,根本就用不着烧。”江淼说。

  为江淼提供稻收服务的是天长市芦龙农机专业合作社。今年秋季,合作社根据市政府的要求,为农户提供立体式服务,让农户不再为烧不烧秸秆而烦恼。

  立体式服务共分5步走,芦龙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明文介绍说:“一是常规的收割;二是用价值10多万元的拾草机,将秸秆收拢在一条线上;三是用价值100多万元的打捆机,将秸秆压缩打捆;四是用叉车将成捆的秸秆装车运走;最后,用灭茬机将麦茬粉碎还田。”

  除了第一步收割的程序要收费外,其他几道程序都是免费的,合作社如何支撑庞大的服务费用呢?

  “我们和江苏扬州的大型造纸厂签订了协议,小麦秸秆、水稻秸秆送到那边,麦秆每吨可卖500元,稻秆每吨可卖400元,扣除各种成本,还会有一定收益。”芦龙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明文说。

  舍不得烧:

  秸秆还田产量高

  10月21日,笔者来到天长市农村,与种粮大户探讨秸秆还田后水稻的生长和收成情况,感受到了新技术给农民带来的喜悦。

  在冶山镇高巷村稼禾家庭农场里,农场主陈宏平和机手正在给收割机安装秸秆粉碎装置,准备下田收割稻子。

  说起秸秆还田对农作物的影响,陈宏平深有感触:“夏季镇里要种粮大户带头禁烧秸秆,咱心里还挺别扭的。一来给秸秆撒施腐熟剂费时,二来深翻土壤费工。还听说秸秆还田后放上水插秧,秸秆经过发酵产生的硫化氢会污染稻根、稻秆,使其霉变发黑,导致水稻后期空瘪率高、结实率低,影响收成。”

  于是,陈宏平一有机会就想着怎样溜进地里偷烧麦秸秆。有一回,正准备叫人下地点火,就被镇里巡查组发现了,受到了严肃批评。

  对此,陈宏平不好意思地摇了摇头:“现在这些疑虑都烟消云散了。”在陈宏平家的一片稻田里,株株水稻不仅秆壮叶茂长势棒,而且籽粒饱满成色好。

  “这些都是采用秸秆腐熟还田、深翻土壤栽插的水稻。你们看看,与邻近农户秸秆半量还田的田块相比,是不是好多了?秸秆还田产量高,下一年,就是让烧秸秆,咱也舍不得烧喽。”陈宏平说。

  据天长市农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天长市栽种的128万亩水稻中,采用秸秆全量还田的占89.5%,半量还田的占10.5%。经农业专家测产,应用秸秆全量还田技术栽种的水稻亩产可达698.5千克。相比其他田块,亩均增收90多千克。

枣庄每亩多收200斤

  本报记者王学鹏 通讯员王加丞枣庄报道 “秸秆粉碎还田不仅增加了土壤的透气性能,还增强了土壤肥力,三夏小麦每亩增产200多斤,产量达到1400多斤,三秋玉米每亩产量达到1500多斤,创造了大旱之年大丰收的奇迹。”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古邵镇党委副书记褚慧敏近日告诉记者。

  枣庄市着力在秸秆综合利用上下功夫,大力推广秸秆粉碎还田和低留茬、深耕配套作和及时破茬等先进技术,强化秸秆清运。其中,高新区每季都对重点区域、重点地块,统一实行秸秆粉碎还田后立即旋耕,实现了秸秆综合利用转化增长。市中区、峄城区、薛城区、滕州市在与外地市搭界区域全面旋耕,设立防火隔离带,杜绝了大面积串烧的可能性。

  此外,枣庄市严格实行领导督导帮包机制。实行市级领导包区(市)、区(市)领导包乡镇(街道)、乡镇(街道)干部包村、村组负责人包地块、党员联户,层层抓落实,全市基本构建了上有卫星监控、下有人员巡逻的立体监控体系。实施缴纳保证金制度,严格兑现奖惩。对出现火情的区(市)全额扣除禁烧风险保证金,所在乡镇实行“一票否决”。

  据了解,自2012年开展三秋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以来,枣庄市在三夏和三秋期间的空气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今年三秋期间,PM10、PM2.5浓度分别比去年同期改善27.33%和34.34%。

用力“堵”更要着力“疏”

  张楠

  每到夏收、秋收季节,秸秆禁烧就是个热门话题。

  为了管住秸秆焚烧,很多地方下了很大功夫,有的地方部门分组行动,田间地头蹲守、巡查,还有的地方利用无人机等高科技手段巡查。

  尽管如此,秸秆焚烧现象还是屡禁不止,环境保护部公布的10月6日~12日期间的卫星遥感监测数据显示,18个省份发现疑似火点达517个。

  遍观各地的秸秆禁烧工作方案不难发现,“疏堵结合”出现频率较高。但真正能在大范围内做到“疏堵结合”的地方却并不多,大多数都是“堵”的力度大,“疏”的力度小。

  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我们不妨大胆推测一下,“堵”虽然耗时耗力,却是短期的、也是见效最快的方法。而“疏”则不是一天两天甚至一年两年能做到的,大有功夫在诗外的感觉。比如,建秸秆焚烧发电厂就投资大、周期长。以河北晋州秸秆发电厂为例,电厂总投资2.6亿元,从准备上马到开工建设就用了快两年的时间。

  秸秆烧不烧,关键在于用不用。有人调侃说,领导看的是政治利益,农民看的是经济利益。只要能为秸秆找到出路,让农民觉得有利可图,怎么会烧掉呢?

  “堵”是治标,“疏”是治本。各地要多在“疏”上用力,这才是长久之计。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