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闽浙共护松溪河变清 昔日冤家变亲家

2015年02月03日 10:39 来源:中国环境报  参与互动()

图为治理后的松溪河水质清澈,河道整洁。 吴峰平摄

  ◆吴峰平 邓其锋 叶国宝

  浙江省庆元县和福建省松溪县出资共同建造的“亲水亭”近日落成了。

  曾经,因为庆元县不断向松溪河直排恶臭水,即便毗邻的边界居民,也很少走动交流。

  如今,河水清了,鱼儿多了,青山绿了,两县边界上的沿溪百姓开始频繁往来、互相通婚,携手从好生态中“淘金”。

  水之殇:“酱油河”使两县人民结怨

  在亲水亭落成现场,已经退休的原松溪县委副书记金文钦,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消息,题目是“‘原告’成了‘被告’的座上宾”,记录曾经到北京反映庆元水污染问题的松溪4位退休干部,如今在庆元受到礼遇。

  时任松溪县政府办主任的梅联恭说,在上世纪90年代,原本清澈的河水受到化工污染,经常变成红褐色,散发着刺鼻的恶臭,泛着大片泡沫。

  污染后的松溪河水,别说喝了,用来擦洗身体都不行。

  “河里的鱼虾全被毒死了,谁要是下河游泳,浑身肯定长满疹子。”

  松溪县环保局当时的调查数据显示,松溪河水中的化学超氧量超过国家标准22.7倍,挥发酚超标137.5倍。常年流淌的劣Ⅴ类水,使农作物产量锐减,鱼虾荡然无存,连电站水泵都惨遭腐蚀。

  松溪县也时常与庆元县沟通协调,但3家高污染企业上缴的税收就占庆元县收入的1/3,谁会甘愿“忍痛割肉”?迫不得已,松溪县用半年时间调查取证,整理成几十页材料,连同采自松溪河的水样、石头,递交给全国人大常委会。

  在庆元县竹口溪汇入福建松溪河的第一个村庄——松溪县岩下村,记者发现,这个360户人家的村子里,却有200多口水井。村民刘有银大妈说:“因为当时庆元县竹口镇新窑村流下来的水又黑又臭又红,家里不能用,灌溉也不能用。以后逐渐这家打一个井,那家打一个井。有的一家打两个井。”如今,这些水井大多数已被废弃。

  水之治:接力治水多年守护

  在岩下村靠近松溪河的岸边有一座3层小洋楼,这是福建省环保厅水质自动监测站,它是庆元县3条溪汇入松溪河后的第一道“岗哨”。顶楼室内安置着目前国内最先进的5台自动检测仪,每天对水样进行4次分析检测,一旦有污染物指标超标,仪器就会发出警报,把数据直接传回福建省环保厅。

  负责监测仪器的范作旦,已多年没看到超标警报了。从这个监测站提供的历年监测数据表明,浙闽交界断面水质已经连续14年保持优于Ⅲ类水质标准,近两年多数月份达到Ⅱ类。

  如今松溪河的好水质,源自庆元县19年来一届接一届地持续治水、一棒交一棒地守护生态。

  从1996年起,庆元县委、县政府意识到,不能再走“牺牲环境换发展”的老路了。此后,庆元县开展“断腕式”治理,陆续关停溪边的染化厂、造纸厂、纤维板厂等,投入巨资治污水,发展生态产业,保证境内松源溪、安溪、竹口溪的清水流到松溪河。

  2013年浙江省启动“五水共治”行动,庆元实行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河长制”,设立河长357名;否决13个不符合环评的涉水项目,关停17个采砂制砂企业; 2014年,庆元还向与福建松溪、政和、寿宁交界的11个乡镇共派驻30名治水指导员,把治水措施延伸到了福建。

  庆元作为浙江省6个贫困县之一,一年县财政收入只有两亿元左右,却毅然投入1.66亿元 ,并明确要求全县“三公”经费压缩30%,全部用于“五水共治”。

  在松溪县委书记朱仁秀的眼中,庆元一路治水,一路丰收。2014年成为浙江省首批9个“清三河”达标县(市、区)之一,浙江省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调查中,连续3年蝉联全省第一。她表示,庆元县把一河清水送给了下游人民,松溪县同样有责任花大力气治水护水,造福更下游的人民。

  水之情:清水致富闽浙沿河两岸人民

  在松溪县河东乡长巷村,因松溪河污染而外出务工的村民纷纷返乡,从事生态种植业和养殖业,全村已成为闽浙赣边贸的水果蔬菜基地。

  为感谢庆元治水的努力,2014年3月,村民和村干部还专程将一面写着“真情治水十余载,一溪清流送下游”的锦旗送到了庆元县政府。

  清清的松溪河水滋养着松溪县,目前松溪县已建成20万亩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生产基地,全县农林牧渔业的总产值达到了17.2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半壁江山”。松溪县成了闽北首个省级生态县,饮用水达标率为100%。

  “为了下游人民,庆元人民的精神得到闽北人民的赞扬。”在金文钦“点赞”庆元的背后,是庆元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嬗变。

  1997年关停重污染企业后,庆元县的工业税收从2000多万元下降到500多万元,难题一下子凸显出来。经过论证,庆元县委、县政府认识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腾笼换鸟”换项目。

  在十多年的“破茧重生”中,庆元县领导带头,主动跑项目、选商家、选资金,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使,谋求生态发展之路。

  如今,庆元县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优势明显。其中,现代化、规模化、工商资本化的生态农业,吸引了数十亿元投资;生态工业形成“一双筷子、一支铅笔、一扇门”产业群,即壮大竹制品产业、做大铅笔产业、大力发展竹木门产业;生态旅游业也显现出区域品牌特点。

  “早治理早受益,受益方主要在下游福建,庆元能十几年前下这么大的决心,治理黑臭河,这正是当下我国建设生态文明所需要的高度认识和事业精神,这对福建人民也是很大的鼓舞。” 原松溪县委副书记魏秉进说。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