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遏制环评乱象须斩断权力寻租

2015年02月11日 07:51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

  中央第三巡视组日前向环保部反馈了巡视意见,环境影响审批和监管成为问题集中爆发的领域。这些问题包括:未批先建、擅自变更等环评违法违规现象大量存在,背后隐藏监管失职和腐败问题;有的领导干部及其亲属违规插手环评审批,或者开办公司承揽环评项目牟利;环评技术服务市场“红顶中介”现象突出,容易产生利益冲突和不当利益输送;环评机构资质审批存在“花钱办证”现象,后续监管不到位;把关不严、批而不管、越权审批不仅导致污染隐患,而且加大权力寻租空间,等等。

  环境影响评价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之后逐步细化了基本建设项目环评的范围、内容和程序。2002年,环评的地位获得空前提高,以《环评法》的立法形式,将环评规定为审批规划或建设项目的前置条件。可以说,一个建设项目能够开工上马,环评是第一关,也是“一票否决”的前置环节。

  环评是环保部门从“软柿子”部门转变为强势部门的杀手锏,更为重要的是,它是遏制污染企业、保护生态环境的刚性手段。在环评法刚刚实施时,当时的环保总局屡屡掀起环评风暴,开创了区域限批、流域限批、行业限批等行政处罚手段,对环保工作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遗憾的是,这股环评风暴没刮几年,环评的锋芒就逐渐暗淡了下来。公众看到,在随着工业化建设的进程中,我国环境形势一直处于恶化的趋势当中,直到今天尚未得到根本性的扭转。

  环评是环保部的核心工作之一,关系重大。2012年1月,环保部部长周生贤曾批示,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自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切实推动环境质量的改善。2014年5月,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在全国环评工作会议上表示,要建立和完善环评全过程监管体制,以及环评公众参与及社会监督体制。在此次中央巡视组开列的问题清单中,环评工作存在诸多突出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和警惕。

  环评这一环保武器陷入了利益交织的网络之中,这与外界的诟病所向是大致相符的。近几年爆发的雾霾现象,很多程度源于大量新建的钢铁、石化、能源等重污染企业,这些过剩产能与环保部门在环评过程中把关不严、批而不管、监管失职、权力寻租都有着很大关系。

  中央巡视组指出,环评技术服务市场“红顶中介”现象突出。这是典型的裁判员和运动员二合一角色,也是政府与市场边界不清的集中病症。据公开信息,去年年底,仅江苏、湖北两省,就发现了120多名公职人员涉嫌把环评师挂靠到53家环评机构中。显然,环评挂靠尤其是公职人员的挂靠行为,严重扰乱了为环境把关的环评制度,丧失了环评的公信力和有效性,使通过环评的项目存有极大的环境隐患。

  巡视组既然已经将问题的盖子揭开,下一步公众更希望看到,究竟是哪些领导亲属插手了环评,监管失职将如何问责追究;未来环保部又将如何扎紧环评的篱笆,切断权力寻租的通道,朝着“蓝天净水”的目标不断前进。石彬彬

【编辑:马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