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推进“煤改气” 乌鲁木齐治理灰霾初见成效

2015年03月02日 11:02 来源:中国环境报  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杨涛利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委、市政府近年来高度重视乌鲁木齐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尤其在2012年斥巨资出重拳实施了以“煤改气”为代表的大气污染治理“蓝天工程”,着力解决社会各界反映强烈的大气污染严重等环境问题,改善城市环境质量,让更多蓝天丽日扮靓边城。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乌鲁木齐市累计投资454亿元实施了以“煤改气”为重点的126个大气污染治理项目,主城区已全部实现天然气采暖供热。2014年乌鲁木齐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0天,优良天数比例达85%,创下历年来最好成绩。“煤改气”工程也获得2014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昔日边城灰霾笼罩

  □今朝家园蓝天丽日

  “如今,乌鲁木齐的冬天,天蓝了,雪白了,空气也格外好了!”乌鲁木齐市第八十中学退休老教师辛国秦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欣喜地说。空气质量改善得益于乌鲁木齐市委顺应民意、科学决策、对症下药、重拳出击,实施了以“煤改气”为代表的一系列重要大气污染治理工程。

  对于空气质量的改善,老百姓最能感受到身边的变化。乌鲁木齐市友好路药店员工张小雨说,每年入冬后,口罩成为不少市民出门防止空气污染的必备武器。而近年来,购买口罩的市民明显少多了。

  谈及乌鲁木齐空气质量的变化,原乌鲁木齐市环境监测站副主任工程师、87岁的李德忱有着深刻记忆。他说,上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城市不断扩大,农田被征用,不少农民变成城里人,盖起了小楼房,烧起了小锅炉,一到冬天像是顶了个“黑锅盖”,让人透不过气来。如今,冬天能见到蓝天白云,心情特别好。“特别是一见到这白白的雪,就忍不住想抓一把。”他说。

  在全国诸多省会城市中,乌鲁木齐曾一度因大气污染严重而闻名。每年入冬后长达6个月的供暖期内,城市上空如顶着一个“黑锅盖”,雾霾笼罩,社会各界反应强烈。李德忱回忆说,那时候,每个人的鼻孔是黑的,连麻雀都是黑的。

  事实上,乌鲁木齐从上世纪90年代就启动了第一轮治理大气污染的 “蓝天工程”,历届党委、政府付出了艰辛努力,采取了治理措施,但始终难以实现大的突破,空气质量多次出现反复,2009年空气质量仍在全国环保重点城市中排名老末。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治理大气污染的积极性,成为多年来压在乌鲁木齐心头上的一块石头。

  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治理乌鲁木齐大气污染,一座边城的大气污染治理被提到国家层面实属罕见。同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在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上许下庄严承诺:“要在四五年时间内,解决乌鲁木齐大气污染严重问题”。

  随后,新的市委领导班子把大气污染治理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全面启动新一轮治理进程。自治区党委常委、乌鲁木齐市委书记朱海仑明确表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彻底治理大气污染,还首府一片蓝天,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2011年,乌鲁木齐新增热电联产供热面积1080余万平方米,新增燃气等清洁能源供热面积1030余万平方米;2012年,一举摘掉了“全国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十个城市”的帽子;2013年,实施热点区域燃气替代供热项目,新增燃气供热能力5000万平方米;2014年,乌鲁木齐收获了310个“蓝天”,创下历年来最好成绩。

  ■专家把脉找准病根

  □燃煤改气釜底抽薪

  乌鲁木齐市是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门户,国家战略地位突出,因而,治理大气污染不仅是优化发展环境的重要问题,还是关乎全市500万各族群众的重大民生问题,更是维护乌鲁木齐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政治问题。

  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如何在乌鲁木齐大气污染治理上实现新突破?乌鲁木齐市委成立了由“一把手”任总指挥长的大气污染治理综合协调指挥部,在认真总结多年来治理成效不明显的教训的基础上,请来国内著名环保专家“号诊把脉”,组织有关力量准确获取环境容量、污染排放量和各类因素变量分析数据,并与国内一流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大气污染成因及治理对策研究,一系列成果为治理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据介绍,从自然地理条件来讲,乌鲁木齐地处天山北麓,地势狭长,三面环山,不利于空气流动,每到冬季采暖期,就存在严重的静风逆温现象,城市环境容量和自净能力十分有限。从经济社会发展来讲,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能源消耗持续增长,产业结构性问题凸显,污染排放存量和增量矛盾交织,使得城市冬季空气质量雪上加霜。

  由于乌鲁木齐大气属于典型的煤烟型污染,煤炭在城市一次能源消耗中所占比重达70%以上。从源头上治理大气污染,唯一的钥匙就是要彻底改变燃煤为主的城市供热能源消费结构。这也成为市委市政府和专家们共识。

  2012年4月,乌鲁木齐市委抓住国家建设“西气东输”二线管道的机遇,开始了史无前例的“煤改气”,并在6个月内完成所有民用燃煤供热锅炉的“煤改气”工程,将城市天然气供热比重由过去的22.2%提高到76%。

  据了解,乌鲁木齐“煤改气”工程是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清洁能源置换行动。数据显示,2012年,乌鲁木齐市筹资121亿元拆除大小燃煤锅炉1.7万座,新建1.29万蒸吨、710台天然气锅炉,当年减少空中污染物排放18.6万吨。

  2013年,乌鲁木齐继续扩大“煤改气”成果,在中心城区实现了清洁能源供热全覆盖,由此成为全国首个气化城市。为巩固“煤改气”成果,2014年,乌鲁木齐投入122亿元实施16个大气污染治理项目,完成4家公用电厂、5家自备电厂脱硝和脱硫除尘设施改造升级,完成5家重点企业污染治理项目。

  ■多措并举治理污染

  □八个一律保驾护航

  在实施规模空前的“煤改气”工程的同时,乌鲁木齐市委市政府迎难而上,实施推动了一系列大气污染治理措施和工程项目。

  在工业污染源治理方面,乌鲁木齐启动了以工业企业节能减排、污染企业强制搬迁、大力整治机动车污染和扬尘污染等为重点的大气污染综合治理。2010年以来,全市工业污染企业100%完成“三脱一除”(脱硫、脱硝、脱汞、除尘)设施、工艺和技术改造,搬迁中心城区55家污染企业,关停中小污染企业355家,淘汰“黄标车”4.4万辆,同时,快速建成5条总长70公里国内一流的BRT系统,成为“全国公交都市示范城市”。

  2014年,乌鲁木齐市完成了385台工业锅炉的清洁能源改造,拆并自采暖燃煤小锅炉6873台;推进重点企业、建筑工地、垃圾运输车辆等散装物料运输车辆改造,完成改装车辆1031辆;在全市供应符合国Ⅳ标准高品质油品等工作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黄标车”和老旧车辆淘汰。同时,建立了重点行业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企业清单,确保实现净化效率达到了90%以上。

  在多地联手治污方面,还建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2013年3月,乌鲁木齐与周边昌吉市、阜康市、五家渠市等城市共同构建了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区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监管、统一评估、统一协调”,不再新建和扩建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的火电、钢铁、化工等项目,全面提高产业准入门槛,形成共同治污的强大合力。2014年,乌鲁木齐市进一步健全大气污染长效治理和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建立区(县)生态环境差别化考核机制,完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体系。

  针对治理过程中出现的突出矛盾,乌鲁木齐市总结出“八个一律”基本工作方针并严格执行:“在城市南北风道上一律不摆放高耗能工业企业、一律不上马高排放工业企业,所有工业企业一律采取最严格的环保措施、一律不得保留和新建自备电厂,所有燃煤锅炉一律改用天然气,所有中心城区污染企业一律搬迁,所有新建建筑一律实行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供热,所有进入主城区机动车一律要达到环保排放标准”。

  此外,在治理扬尘污染方面,乌鲁木齐加强对各类施工工地扬尘污染的管理与控制,对施工工地推行绿色施工标准,确保做到周边围挡、物料覆盖、车辆冲洗、地面硬化、湿法作业5个“百分百”,即施工工地周边百分之百围挡、物料堆放百分之百覆盖、出入车辆百分之百冲洗、施工现场地面百分之百硬化、拆迁工地百分之百湿法作业等。

  相关链接

  气源瓶颈

  亟待破解

  近年来,乌鲁木齐实施以“煤改气”为代表的大气污染治理“蓝天工程”已成为惠及各族群众的民生工程,更是赢得群众广泛拥护支持的民心工程,收到惠民生、暖人心的双赢成效,对新形势下的乌鲁木齐实现团结稳定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是,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机动车辆的增加和城市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乌鲁木齐大气污染长期治理仍任重道远,而一些瓶颈性难题还需要国家和有关部门实施新的政策予以倾斜支持。

  记者了解到,“煤改气”后,乌鲁木齐市对天然气的需求剧增,全市用燃气量从2012年之前的5亿立方米增长到现在的28亿立方米,高峰月用气量预计将突破7亿立方米,高峰小时用气量将突破3000万立方米。由于近年来全国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力度的加大,全国天然气供应形势趋于紧张,乌鲁木齐市采暖期的用气缺口很大。

  同时,随着乌鲁木齐全面采用天然气供热,由于供热用气未列入民用气,非民用气价上升后,燃气供热成本大幅上升。为保障各族群众的生活不受影响,乌鲁木齐克服财政困难继续维持居民采暖费用标准22元/㎡不变,近两年来已发放燃气供热运行补贴23.68亿元,预计今年度补贴资金还将大幅增长。

  对此,有专家建议,考虑到新疆的重要战略地位,国家应解决好乌鲁木齐供热用气保障,并将乌鲁木齐供热用天然气划入居民用气以减轻财政和市民负担。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