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京上半年PM2.5累积浓度同比降15.2%

2015年07月03日 07:36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

  昨天京城再次迎来蓝天白云的好天气。站在元大都遗址公园向北远眺,奥林匹克公园及城区北部群山仿佛近在眼前。本报记者 孙戉摄

  这几天,醉人的“北京蓝”再次在京城上空展现。昨天,市环保局发布今年上半年全市空气质量情况,数据显示,上半年空气中主要污染物累积浓度同比均有明显下降,其中PM2.5累积浓度为77.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2%;一级优天数23天,同比增加7天;空气重污染累积16天,同比减少9天。

  数据:好天儿增加坏天儿明显减少

  环保部门通报,今年1月至6月,全市空气质量改善趋势显著,空气中主要污染物累积浓度同比均明显下降。其中,PM2.5累积浓度为77.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2%;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PM10累积浓度分别为18.2微克/立方米、49.5微克/立方米和109.3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别下降41.3%、14.5%和12.7%。相对而言,二氧化硫的降幅最明显。

  不仅浓度降低,好天儿的数量也在增加,坏天儿的数量明显减少。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总计88天,同比增加了9天,其中一级优天数23天,同比增加了7天;而空气重污染天数累积达到16天,同比减少了9天。

  同时,各区县空气质量也均呈现同比改善趋势。今年上半年,西北方向的延庆、昌平等区县,空气质量改善幅度比较大,相比之下,南部地区改善的程度稍微小一些,中心城区的改善程度则介于两者之间。市环保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孙峰介绍,今年上半年污染物南北的差距比去年大一些,浓度相差的数值有所增加,“这和周边地区大气环境的改善密切相关。”孙峰说,从上半年情况来看,石家庄空气质量改善幅度非常大。相比之下,保定和廊坊改善的幅度比较小。而当这些地区发生污染时,首先影响的就是北京南部地区。

  现象:重污染仅有一次持续三天

  PM2.5浓度明显降低,这和重污染天数的减少分不开。孙峰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PM2.5形成的重污染过程一共出现10次,重污染天数累积达到16天,与去年相比降低了30%多,比例还是很大的。

  孙峰说,今年上半年,重污染过程的持续时间有所下降。在10次重污染过程中,只有一次污染时间持续了三天,发生在1月13日至15日,其中一天的空气质量达到六级严重污染,剩下的9次重污染都是单日重污染。去年上半年,重污染过程累积发生了9次,但持续时间比较厉害,最长的一次持续了七天,还有两次持续了四天,一次持续了三天,重污染天数累积达到25天。“这个特征非常重要,说明积累减弱,跟排放量减少有关。”孙峰说。

  记者了解到,一次重污染过程对全年PM2.5浓度的贡献是很大的,特别是严重污染日,可以用“以一抵十”来形容。当遭遇严重污染日,PM2.5的日均浓度就超过了300微克/立方米,如果平均到一年的365天中,意味着给每天的日均浓度增加了近1微克/立方米;而当一级天呈现的时候,PM2.5的日均浓度低于30微克/立方米,这样算下来,严重污染日的浓度至少相当于一级天的10倍。换句话说,面对年度任务,一个严重污染日需要用10个一级天才能抵消。

  原因:区域共同减排效果显现

  PM2.5累积浓度同比下降15.2%,这个降幅还是非常明显的。究其原因,孙峰表示,是区域共同减排的效果,因为整个区域的大气环境同步改善,北京的污染水平自然也就降低了。记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京津冀及周边区域的污染源排放均有一定程度的削减,北京周边的改善幅度大概在20%左右,力度还是比较大的。对北京来说,周边的污染水平减轻了,那污染传输量必然就减少了,污染物浓度也呈现下降趋势。“整个区域都在改善,连带效应就体现了。”孙峰说,特别是在燃煤量的削减上,如果光靠北京的燃煤减量,二氧化硫浓度下降的水平无法达到40%之多,所以还是区域共同减排的效果。

  此外,从客观条件来看,今年上半年的气象条件比去年上半年略微有利,但总体来说,气象条件也没有好到能让PM2.5降低15%这么大幅度的程度。换句话说,由于共同减排效果的体现,全市污染物水平对气象条件的敏感性是在下降的,这意味着在同等气象条件下,去年可能就产生重污染了,但今年就不会。

  根据本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今年空气质量改善的年度任务是PM2.5平均浓度要比2014年的85.9微克/立方米降低5%左右,大概是在81微克/立方米上下,虽然上半年的空气质量交出了一份比较令人满意的答卷,但面对下半年秋冬季节重污染的高发期,任务还是很重的,需要继续大力减排,降低污染排放。

【编辑:吕思言】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