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供水能力已达极限 9家电厂将用中水做水源——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能源频道
    沈阳供水能力已达极限 9家电厂将用中水做水源
2010年01月27日 13:54 来源:辽沈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不久前,沈阳市人大代表、沈阳市水务集团董事长张国祥在沈阳两会期间提出了关于“中水回用”的建议,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沈阳市供水能力目前已到极限,希望通过中水利用来缓解用水压力。

  那么,沈阳市究竟有多少中水?又怎样来利用这些中水来缓解用水压力?带着这些问题,本报专门采访了沈阳市振兴环保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管理部部长宫艳萍、规划发展部部长杨晓林。

  记者:沈阳市目前有多少中水?

  宫艳萍:“中水”一词从上世纪80年代初在国内开始出现,也被称作“再生水”,是指各种排水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生活、市政、环境等范围内使用的非饮用水。相对应的,通常把自来水称为“上水”,排放的废水称为“下水”。目前沈阳振兴环保集团共有5家投入运营的大型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规模为117万吨/日。另外还有6家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当中,预计到全部投入使用时总设计处理规模可达到185.5万吨/日。

  记者:这些中水再次利用的情况如何?

  宫艳萍:沈阳市的中水利用率目前还很低,每天大约有20余万吨的中水可以被再次利用,其中有8.6万吨固定供给电厂,其余中水只在春季农耕季节时用于灌溉。此外大约还有每日7000吨的中水经过处理后,可以用于城市绿化、环卫、洗车等用途,不过这部分水使用率更低。其余的中水,就全部排入浑河,成为环境水体的补充了。

  记者:什么原因造成中水利用率不高?

  宫艳萍:主要是企业运营成本的制约,比如现在沈阳所有的中水都是免费的,谁需要用就可以直接来运走,但即便这样仍很少有人来取中水用,因为运输成本太高,从成本上考虑不如直接使用自来水。如果想提高利用率,势必要替用户节省运输成本,那么就需要铺设专门的中水运输管线,而管线的投资成本较高。所以想提高中水利用率,需要通过政策的引导,并给中水合理定价,这样才能形成合理完善的产业链,使中水更有效地被利用。

  记者:沈阳下一阶段关于中水利用的发展重点是什么?

  杨晓林:目前我们的主要方向是为沈阳地区的电厂提供循环冷却水,目前我们已经和9家电厂签订了合同,预计在2013年可以让这些电厂全部使用上中水,届时可以日供中水57.5万吨。

  记者:能在城市居民中推广中水的使用吗?

  杨晓林:这个现在还很难,不过的确是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在城市景观用水、洗车、清洗道路等方面,中水都有着很可观的运用前景。比如北京,就已经在部分地区铺设了管线,并设立了类似加油站一样的中水购水站,居民可以在那里通过刷IC卡直接购买中水,用于洗车、绿化或人造景观。

  记者:沈阳重新利用的中水来自哪里?

  杨晓林:位于沈阳西北部的沈阳市北部污水处理厂是沈阳地区目前处理能力最大的一座污水处理厂,日产中水近40万吨。目前北部污水处理厂所产出的中水,每天大约有8.6万吨通过专门的管线供给康平电厂作为冷却循环水使用;春季农耕季节每日还可提供11.4万吨的中水,通过排入北运河的方式用于农业灌溉。

  此外,北部污水处理厂还可每日提供约5000吨的中水,作为洗车、绿化、景观等用水。除此之外,沈阳只有仙女河与沈水湾的两家污水处理厂可以各自提供每日1000吨的中水供再次利用。所以,在沈阳市可实现再次利用的中水中,超过99%都是出自北部污水处理厂。

  【环保小提示】以色列:中水利用率最高

  以色列是在中水回用方面最具特色的国家。以色列水源奇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476立方米。因此,采用了农业节水和城市中水回用的对策。

  占全国污水处理总量46%的中水直接回用于灌溉,其余33.3%和约20%分别回灌于地下或排入河道,中水回用的程度可谓世界第一。

  同时,以色列也已经建成了世界最为发达的供水(包括市政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管道和控制系统。管线不仅有饮用水供水管和排污管,而且供农业灌溉使用的中水管道也非常发达。全国输水管线总长度超过了10500公里。

  日本:在上下水道之间专门设中水道

  日本以有较多中水系统供生活杂用而著称,约占中水回用量的40%。早在上世纪60年代,日本沿海和西南一些缺水城市,如东京、名古屋、川崎、福冈等地即开始考虑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出水经进一步处理后回用于工业、生活或生活杂用(以冲洗卫生设备为主)。日本的双管供水系统比较普遍。在上水道和下水道之间,专门设置中水道。为鼓励设置中水道系统,日本政府制定了奖励政策,通过减免税金、提供融资和补助金等手段大力加以推广。新建的政府机关、学校、企业办公大楼以及会馆、公园、运动场等公共建筑物基本上都设置了中水道。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