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dif]-->
第06期
250px
2014年3月28日

核电重启惹争议

  如何才能不谈核色变?

  编者按:随着福岛核事故阴霾的渐渐远去,在能源及环保的双重压力下,多国核电建设重新开闸。然而核污染或许可以随着时间的累积慢慢消失,人们心里关于核电的恐惧却不易消除。及至今日,多国关于重启核电的质疑声不断……(详细)

  如何才能让百姓对核电不恐惧?

多国核电重启 迎大规模建设

  2011年日本发生强震和海啸后,福岛核电站发生25年来全世界最严重的核事故,辐射波及福岛大片地区。核电事故让一度复苏的世界核电建设步伐再度停止。德国、瑞士、意大利等国先后宣布放弃本国的核电发展,而一些仍打算继续发展核电的国家则都对本国在建和在役核电机组进行大规模安全评估和检查,以加强核电的运营安全……(详细

  此外,日本福岛核事故还引发了世界对核电的恐惧。但两年多后,这种恐惧情绪似乎逐渐消退,很多国家在面对能源匮乏带来的巨大压力之后又将目光逐渐投向核电。截止目前,美国、中国、法国、日本等多个国家都已宣布将继续发展核电,而部分国家亦有大举发展核电的趋势,如英国拟再建50座核电站,为原公开数目10倍。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0月,世界在运行的核电机组为434台,总计装机容量约370千兆瓦,在建机组70台。在经历2011年的核电站停闭大潮后,世界核电逐趋平稳。尽管新建核电站数目相比福岛核事故前大幅度减少,世界核电装机容量依然呈现出平稳上升的趋势 …… (详细

能源、环保双重压力刺激核电复苏

  纵观世界核电的发展历史,影响其高低起伏的两大主要因素主要就是经济的波动和对和安全的质疑。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机迫使各国积极寻找替代能源,期间各国大力发展核电,希望减少对石油的依赖;1979年三哩岛核反应堆堆芯熔化事故和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反应堆爆炸引起了对核安全的质疑,全球核电发展放缓;近五年,随着能源价格的上涨、世界对气候变化的重视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核电再次受到各国政府重视。然而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福岛核事故再次打击了整个核电工业,使核电复苏遭遇重大挫折 ……(详细)

  但在核电建设停止的或停止运营的两年时间里,巨大的能源和环保压力迫使不少国家重新考虑发展核电。日本政府公布的一项估算报告显示,受“零核电”影响,2013年度日本电力燃料费将增加3.6兆日元(约合2262.93亿元人民币)。成本的增加迫使电力公司不得不一再提高电价,因电力紧张还要不时限时停电节电,习惯了现代电力生活的民众怨声载道。为了应对能源压力,日本在民众的一片抗议声中依然重启了部分核电站……(详细)

  而中国在进行能源结构转型的压力下,也逐渐放开核电建设。2012年10月,国务院明确提出要恢复核电正常建设,中国一批在建核电站项目悄然复工。今年1月,国家能源局提出,适时启动核电重点项目审批,稳步推进沿海地区核电建设,做好内陆地区核电厂址保护。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要提高非化石能源发电比重,开工一批水电、核电项目 ……(详细)

民众心理疑虑或成核电建设最大难题

  据外媒报道,在日本郡山离福岛核电站约55公里,这里一些小孩子几乎不知道在户外玩是什么感觉,因为担心辐射,他们出生后主要是待在室内。虽然官方已取消相关对户外活动的限制,但家长的顾虑加上根深蒂固的习惯,很多孩子还是习惯待在家里。据日本共同社3月2日公布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日本仅有约两成地方政府表示同意在通过原子能规制委员会的审查后重启核电站。而在东日本大地震发生三周年祭,大约有三万名日本民众在东京国会议事堂前举行集会,抗议政府重启核电并呼吁全国“零核电化”……(详细)

  而在中国,一些敏感项目也常常因为居民的忧虑而不得不搁浅。据悉,某核电企业拟在某地建立一个核电科技园区,主要目的是进行核电技术的研发,但被当地民众误解为要建核电站,立马招致了反对,甚至有人上街抗议。而在某次政协小组讨论会上,一位委员说得很实在:我们很支持核电发展,但就是有一点请求,能不能不要把核废料往我们这边扔?自从福岛核事故发生以来,上至代表委员,下至普通民众,不少人心中仍然对“核电站”这三个字抱有莫名的抵触和不信任感。不少人认为,发展核电是好事,但最好不要建在我家门口。民众对核电安全性的不了解与不信任,已成为摆在中国核电产业面前一个无法回避的难题。

核电业内人士:核电并不可怕

  毋庸置疑,核电作为可再生能源,政府迟迟延缓内陆核电重启的重要原因是,国内公众对发展核电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的顾虑。而如何引导公众认识核电,则是内陆核电重启前的一项关键工作。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认为:“核电、航天、高铁等行业的发展存在风险,但不能因噎废食……(详细)

  在核电业内人士或对核电有一定了解的人看来,核电并不可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干勇认为,核电既清洁又安全,美国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投入使用的核电工程到期后还延寿了二三十年,而现在的核电技术较那时已有了很大提高。“打个简单的比方,福岛核电站采用的是二三十年代的技术,而国内采用的是最先进的核电技术,一个是马车,一个是小轿车,能一样吗……(详细)

如何才能不“谈核色变”?

  一方面是越来越高的反核呼声,一方面却是科学家们“核电是高效且安全”的命题。从规模和成本上看,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目前尚不能在所有国家迅速占据主导地位;而走化石能源的老路,显然无法做到“低碳”和环保,不符合能源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因此,核电无法被轻易取代……(详细)

  如何才能不“谈核色变”?做好科普宣传很重要,要增加民众对核电安全性的了解,打消民众的疑虑。这一点在过去核工业商业化过程中未给予足够重视,加之媒体对福岛核事故极尽渲染,更给核电蒙上了一层恐怖的面纱。此外,核电站建造的各个环节也要严把质量关。要培养高精尖的专业化队伍,从行业自身角度做到保质保量,让民众放心,否则心理障碍还要很多年才能破除。

  结语:一位核电从业人士曾指出,安全是发展核电的底线。核事故一旦发生,后果可能要几十年都不能消除。因此,核电建设,不管技术多先进,心里的安全弦绝不可放松。另外,如何加强安全监管与安全信息披露,树立民众的核安全信心,也是众多核电国家需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
策划:宋亚芬
设计:陈光华
技术:张晶
E-mail:finance@chinanews.com
编辑部:010-57478270
资源合作:010-57478258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