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响工喜子

2013年08月23日 17:01 来源:太原日报 参与互动(0)
响工喜子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娄烦县的下静游村,在文化舞台上最为称道

  的要数响工喜子了。那时的文化生活,除了看露天电影和每年的一场样板戏外,响工成了点缀人们贫瘠生活的花絮。

  提起喜子,在静游一带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每逢村里人家婚丧嫁娶,总能见到他的身影,听到他的唢呐声。特别是静游正月十五打会,响工走街串巷的吹奏,让喜子成了静游一道独特的风情。那时我们成群的孩子乐此不疲地跟在喜子后面,更多时候我们是走在欢乐队伍的前面,边看热闹、边听喜子的唢呐声。

  喜子委婉动听的唢呐声,伴随着笙和葫芦子的伴奏,再加上准确的鼓点,使每个曲子变得那样完美,那声音,回荡在静游的山坳,那乐曲,萦绕在每个人的心田。

  喜子是古交人,为响工世家。当时享誉古交、娄烦、静游、东村(属岚县)等大村镇。静游是重镇,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其父辈们就在静游开了“鼓房”,喜子从小在其伯父名下学响工。14岁那年古交赶庙会,喜子家的响工也在被邀之列,当时在一个戏场和另一班响工对吹,谁家吹得好,人们就围到谁家。于是,为了争夺当地的头牌席位,两家就较起劲来。彼此都使出浑身解数,采用各种技巧一展风采。到了当日下午时分,喜子伯父由于年老,体力不支,眼看着围观的群众大多聚到对方,老人使出全身力气准备拼最后一把,可由于用力过度,竟然有血液从嘴里咳出。就在这紧要关头,早已摩拳擦掌的喜子拿出了小唢呐顶了上去。可由于他个子小声音传不出去,后面的人也看不到,伯父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于是干脆租了匹骆驼让喜子骑在上面吹了起来,喜子美妙的声音和可爱的形象马上吸引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喜子由此出名了。

  喜子之所以深受静游人民的喜爱,首先就是他的吹奏水平高。晋剧、道情、民歌小调乃至流行歌曲都被他吹得委婉动听。婚嫁时,有喜子的助兴,那欢快的曲调将人生的大喜推向极致;丧葬时,请喜子致哀,那呜呜咽咽如泣如诉的哀声牵扯着人们痛苦的忧伤。喜子的唢呐声,时而高亢,时而低沉;时而欢乐,时而悲哀。弯弯调调恰到好处,让人听得时而心醉,时而心碎,仿佛那些曲调原本就是为他谱的。到后来有了收音机和电视后,才突然感觉那些民歌曲子我早已从喜子那里听过。可以说喜子的演奏真是我们儿时音乐的启蒙。喜子可以连续吹十几分钟,当时人们说是不换气,后来才知道那是唢呐演奏的一种技巧。

  喜子吹奏的曲子很多、很丰富。在我们家乡但凡“开吊”(出殡前夜)当晚,那是响工最为叫好“三炉香”(过去记时的一种方法,陆续点三柱香的时间,约三小时),它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一小时的民歌小曲和流行歌曲;其次是一小时的道情;最后是一小时的晋剧。小时候就喜欢第一部分,因此早早就选个地方看,到后来听多了就感觉道情和晋剧也很有味道,特别是看着那些上了年纪的老者,时而摇头晃脑,时而用手和脚打着拍子,看着他们陶醉的神态也觉得过瘾。喜子能用唢呐、管子、口琴把整个戏里的生、末、净、旦各种角色的唱腔吹得惟妙惟肖,到高潮时,三种乐器快速轮换,看得人眼花缭乱,那声音清脆而不乱,真叫个绝。而最让人佩服的是三小时无一曲重复,简直不可思议。喜子的形象好。他的个头很高,约一米八,每次上街游行吹奏,老远就可以看到他的身影,高高大大地走在行进队伍的前面。头上总是戴着一顶深蓝色的帽子,身上总是披着一件黑色的二大衣。帽子总是戴得端端正正,二大衣却总是披着,从来没见他正正规规地穿在身上。但凡吹奏到激昂时,即便是将唢呐高高扬起,那大衣总也掉不下来,然后不时地耸耸肩把大衣往里送一下。每次看他我总担心他的二大衣,但是没有一次掉落,反而,我的心倒是有点失落,他那二大衣怎么就掉不下来呢?后来我也学着披,可我那小肩头没那功夫,老掉。

  喜子的搭档总有那一个吹笙的老孟。一个响工班一般要有六七个人,除了老孟外,别人我都不记得,也是因为老换的原因吧。老孟叫什么,恐怕静游人知者甚少。他是原平人,早年就在静游定居,老孟看上去总是那么老,吹笙时把假牙放进口袋,吸的时候两腮陷进去,一边真能放进一颗鸡蛋去,吹的时候,两腮鼓出来也如同两颗鸡蛋。特别是吹奏过门时,那就是老孟的吹笙功夫,那笙吹得哗哗直响。笙杆让他磨得金黄金黄的,笙的底座让他摸得亮可照人。吃饭时,老孟把假牙一安,嘴巴又恢复了平静。从来没见他俩有过多的交流,但是他们却配合得和谐完美,可谓珠联璧合的铁搭档。

  喜子言语不多。与人和善但是很严肃。他从来不指责我们围观的孩子,和认识的人也很少交谈。多少年后我还问人,喜子说的是哪里的话?其他人也不太清楚。有时候偶尔见他微笑一下。但是,喜子对他的弟子们都很严厉,他的眼睛非常锐利,看到哪里,哪里的弟子一定出了错,那弟子脸一红,做个鬼脸以示歉意。喜子从来不在公共场合教训弟子,有时就是一个手势,一个眼神。那些弟子就心领神会了,他太牛了。

  上世纪90年代初,喜子和老孟相继去世。虽然响工依然有,虽然唢呐声未断,但是喜子在静游人心中的身影依然高大,他的逝去给人们留下许多失望和怀恋。每次踏回静游那片土地,总是提起喜子,耳畔总响着清脆而悠扬的唢呐声,那声音将心扯得丝丝缕缕,挥之不去……(冯静武)

【编辑:王盼盼】

>侨乡传真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