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腊八飘香

2014年01月08日 16:03 来源:太原日报 参与互动(0)

  一进入腊月,年的气息就渐渐浓郁了起来,而“腊八”(农历腊月初八这一天)则是春节的序幕,这就和唱戏一样,“腊八”就唱响了春节的序曲。腊八这天是要吃粥的,而腊八这天吃的粥,被美其名曰“腊八粥”。在飘漾着“腊八粥”的香喷喷的气息里,春节盛装登场。

  在我生活了十几年的乡下老家,一到“腊八”,大人们常常就会说一句俗话:“大小孩子不要馋,过了腊八就过年。”说明了“腊八”是春节的开始。不过,老家还有一句俗话,说是“荤年素腊八”,由此可以知道,“腊八”这天的食俗也是颇为讲究的,来不得半点马虎。

  对于“腊八”这个节日,我非常感兴趣,觉得它蕴涵了美丽温馨的独特的民族情调。为此,我专门翻阅了一些相关史料,才知道了“腊八”的悠久历史。

  原来,古代的年底冬闲时,常常有腊祭的习俗,“腊”是一种祭祀的名称,所以,岁末之月被称为“腊月”。同时,古代的腊祭大多都定在十二月的戊日(腊月初八)这天进行,而且,祭祀之神正好是八位,因此,“腊八”就逐渐成了一个传统节日而流传下来。古代腊祭的时候,以许多牲畜为祭品,祭品太多,一下子吃不完,就洗净之后撒上盐,挂到屋檐下风干起来,慢慢食用。这些腊祭留下来的肉制品,被称为“腊味”,味道好,名字也好。吃“腊八粥”则是后来又出现的一种食俗,而且据说和佛祖释迦牟尼以及明太祖朱元璋有关。一个说法是,腊月初八这天,释迦牟尼曾经以杂粮和野果掺在一起,用泉水煮粥而食用,得道成佛。另一种说法是,朱元璋小时候给财主家放牛,财主将其关在小屋里,三天三夜不让他吃饭,朱元璋饿极了,就把老鼠洞里的豆和谷子掏出来,煮粥充饥,这才活了下来,那天正好是腊月初八。大概是因为腊月初八的粥和两位著名人物有了不解之缘,因此才在民间流传开来,形成了节日食俗“腊八粥”。里面不仅洋溢着动人的传奇色彩,还洋溢着香喷喷的粮食的味道。

  我的老家煮“腊八粥”,常常用大米、小米、豇豆、豌豆、绿豆等八种粮食和大枣、花生仁熬煮而成。其意思是期盼来年的收成早日五谷丰登。记得小时候,母亲煮“腊八粥”时总是要用很长时间,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用慢火炖“腊八粥”,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太阳升起来。我曾经问过母亲,“腊八粥”为什么要煮那么长时间?母亲说,煮“腊八粥”一定要黏稠,“黏”是“连”的意思,是说以后能够“连年丰收”。而且,家里吃“腊八粥”的时候,一定剩余下来一些,母亲说,这是图个“年年有余”的吉利。

  现在,我离开乡下老家在城市生活,每到“腊八”的前夕,母亲总是打来电话,一遍遍嘱咐我在“腊八”这天一定要煮“腊八粥”吃,这样,来年才能大吉大利。母亲的话虽然有些夸张,但却总是让我想起故乡,想起故乡的土地和庄稼。

  我在“腊八”这天一定会煮“腊八粥”吃的,不为别的,只是想在那香喷喷的气息里尽情感受一种温暖的亲情和美好的关怀。人生的旅途中,有温馨的关怀可以拥抱,有美好的希望可以憧憬,有幸福的情愫可以相依,才让人感到活得充实、活得有意思。(王吴军)

【编辑:王盼盼】

>侨乡传真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