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石家庄推出免费便民自行车 装有电子定位系统(图)

2011年01月20日 15:33 来源:燕赵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今后,市民只需出示身份证,报上手机号码,就可在市区15处地方免费借用自行车,方便地穿梭在大街小巷。1月19日,2011年春运工作正式启动,在省市交管部门联合举行的“文明交通、平安春运”仪式上,市公安交通管理局投资购置的1000辆便民自行车正式投入使用。

  免费借用,就近归还

  市公安交管局有关人员介绍,这批自行车实行免费借用制度,大家只需携带身份证到各借车点,并告知经办人员自己的手机号码,即可免费借到一辆自行车,骑上就走,不用抵押任何财物。还车实行通存通取制度,无论在哪一处地点借用自行车,在任何一处都可就近归还。

  各借车点工作时间为早8时至晚6时。据介绍,有关单位开发了一套“便民自行车电子管理系统”,大家借车、还车时只需由工作人员登录该系统即可完成有关手续,用时不到一分钟,非常方便。

  据介绍,这些自行车的使用范围为二环路以内,每天晚6时以后不能按时归还的,需要向借车点工作人员说明情况。

  市区初设15个借车点

  这1000辆便民自行车主要分布在中山路、裕华路、槐安路沿线以及火车站、体育场馆、大型商场等人流集中部位。

  15个借车点具体位置:中山路和友谊大街交叉口东南角(50辆)、中山路和中华大街交叉口西南角(50辆)、中山路和建设大街交叉口东北角(50辆)、中山路和体育大街交叉口东南角(50辆),裕华路和平安大街交叉口东北角(50辆)、裕华路和建设大街交叉口西南角(50辆),体育大街槐安路桥下警务室旁边(100辆)、建设大街槐安路桥下(100辆)、中华大街槐安路桥下(100辆),火车站广场(100辆)、客运总站门前(100辆)、省会文化广场(50辆)、河北师范大学东校区南院门口(50辆)、民心广场东北角(50辆)、人民广场(50辆)。

  另外,为了方便大家归还,顺地车业还另外提供了10个还车点:中华大街和槐安路交叉口东行50米路南的顺地车业旗舰店,和平路和平家园东行50米追风鸟专卖店,槐安路和青园街交叉口东行50米追风鸟专卖店,中山东路省测绘局对面长安商贸城追风鸟专卖店,中山西路小学门口的追风鸟专卖店,联盟路旧货市场门口的富士达电动车专卖店,市公安局对面华夏富士达自行车专卖店,水源街水源路商场北行50米富士达专卖店,槐安路和红旗大街交叉口西行300米追风鸟自行车专卖店,槐安路和育才街交叉口北行100米陆鹰电动车专卖店。

  自行车都装有电子定位系统

  市公安交通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推出便民自行车就是为了方便市民出行,减少机动车的行驶,倡导绿色、环保、低碳的交通方式而采取的一项举措。借车人在骑用过程中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如有违反,造成交通事故及后果的,由借车人自行承担。借车人在非正常骑用过程中造成自行车损害和人为损伤的,由借车人自行承担责任。借车人要保证自行车的安全,防止丢失,如不慎丢失,需要原价赔偿。

  据了解,这批自行车色调独特,功能简单,在大梁、挡泥板、后轮护板处印刷有“便民自行车”、“文明礼让、安全出行”、“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等宣传标语。

  “有的市民不自觉,借了自行车长时间不还怎么办?把自行车骑到外地了怎么办?”面对市民的疑问,工作人员介绍,“便民自行车电子管理系统”采用了最新的物联网技术,配置了短信平台,借车人在借车时都会收到一条短信提示,借车人也可以借用该系统查询其他便民服务信息等。车身上安装有电子识别装置,系统建有电子围栏,当自行车骑出二环路后,系统就会自动报警并发短信提醒借车人。

  这套系统还可以随时定位任何一辆自行车的存放地点,对丢失或未按时归还的自行车可进行探测追踪,当设备探测到自行车后,立即提醒管理人员采取措施。

  有关人员指出,无论系统多么科学先进,总会出现一些不文明情况,为此市民借车还车的过程产生的数据,这套系统将进行自动统计,并和个人诚信度挂钩,比如和申办银行信用卡结合等。如果个别人借车不还,将会影响个人的信用记录,进而影响个人申请银行贷款等工作。

  如效果好,会增设更多借车点

  为保证这项工作持续开展下去,市公安交管局制订了严密的保障措施,各个借车点分归5个交警大队管理,并配备了2名40岁以下的协勤员专门管理。交管机关还确定了顺地车业为维修点,将定期对损坏的自行车进行维护更新。

  市公安交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项工作是省会交管工作便民利民的一项新举措,希望能对缓解市区交通压力提供一种选择,如果试行一段时间后效果良好,交管部门将继续购置更多的便民自行车,投放到更多的路口,方便市民借用。(记者 孙会芳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尚初】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