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北京9号线车身穿绿衣 全线无奥的斯电梯(图)

2011年07月19日 02:37 来源:京华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9号线新车的内外,共有45项内容进行了优化。本报记者张斌摄

  本报讯(记者邓杭)昨天,9号线的新车首次亮相郭公庄车辆段,此线路南段将于年底通车。据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公司介绍,与既有列车相比,9号线列车进行了安全、节能、降噪等45项重大优化,多处细节体现安全、节能的特点。同时,每站平均有七八部电梯,但无一部是奥的斯品牌。

  新线未用奥的斯

  据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公司介绍,7月20日,9号线样板段从车辆段到丰台南站段2公里左右将实现轨通,8月28日样板段开始动车调试。9月20日,9号线南段将实现轨通,9月28日开始进行全线试运行,12月底通车试运营。

  目前,9号线南段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和车站装修。据了解,9号线每站平均有七八部电梯,2009年通过公开招标确定,将全部采用国产迅达品牌电梯,全线并无奥的斯品牌电梯。

  今年12月底,9号线南段开通时,列车发车间隔将实现“保8争6”,即确保8分钟发一趟车,争取6分钟发一趟车。

  实施45项优化

  据悉,9号线电动客车采用B型车6辆编组,此次共采购24列、144辆。今年初,样车经全面测试后批量生产,年底前可投入使用14列,均在先期开通的9号线南段运营。首批两列列车已抵达9号线郭公庄车辆段,正处于静调阶段。

  9号线列车由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产化率超过70%,列车设计时速80公里,运行时速维持在40至50公里之间。列车定员载客人数1468人,超员载客人数1880人。在总结以往列车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听取轨道建设部门的意见后,9号线列车实施了45项重大优化。

  ■部分优化项目

  颜色

  新车标志色为绿色

  昨天,记者在郭公庄车辆段见到了9号线首批抵达的列车。9号线的标志色为绿色。列车采用不涂漆轻量化不锈钢车体,银色的车身贯穿着三条绿色的彩带。

  车厢内,座椅整体为白色,扶手的吊环、座椅两侧均设为绿色。每排座椅两侧用透明钢化玻璃隔开,上面印有祥云图案,既美观又能起到提醒乘客的作用。

  安全

  全部安装“黑匣子”

  9号线列车加装了事件记录仪,能对车辆运行状态进行记录,堪称地铁上的“黑匣子”。“黑匣子”能对列车运行数据进行监视记录,通过对车辆故障及事故发生时记录运行数据的分析为责任监控和责任追溯提供依据,为列车安全运营添加了一道电子保险。

  出于紧急逃生的考虑,每节车厢内都有两处紧急开门设施和两处紧急对讲设施。当车厢内发生意外状况时,乘客用拳头即可打破紧急开门设施,用手旋转设施可将车门打开。同时,乘客打开对讲系统可与司机室对话,使得司机在第一时间了解车厢内突发状况并作出反应,司机与乘客的对话可全程录音。

  降噪

  首安广播噪检装置

  以往列车存在的广播声音过大或过小的问题,将不再出现。9号线车厢内首次安装了广播噪检装置,可根据车厢内背景声音的大小,自动调节广播音量。

  9号线列车首次采取了特殊降低噪音措施,例如司机室采用最新隔音隔热材料,可有效降噪节能。在年底上线的车辆中,有一列车全部车体采用这种复合材料,预计节能降噪20%至30%,测试完毕后将在今后上线的新车中推广。

  节能

  整体省电在5%以上

  9号线列车主要依靠电制动,不仅减少了空气制动产生的粉尘,还有助于提高列车自动驾驶的精准度,减少车轮磨损。据测算,该列车整体节电5%以上。

  据了解,一般的地铁列车刹车通常为电制动与空气制动相结合。9号线选择了回收刹车能量的列车。当列车进站或因紧急状况刹车时,牵引电机将转入发电状态,通过逆变回馈装置将刹车产生的能量回传到电网,这部分电能还可以供应车站机电设备。

  以往,北京多条新线列车制动回收的电能只能由附近运行的列车吸收,而且对非高峰运营期或发车间隔较大的线路,列车之间距离太远,这部分回收电能往往白白浪费。

  ■链接

  9号线位于北京市中心区西部,南起郭公庄,与房山线相接,向北沿规划万寿路南延线经六里桥、北京西站、玉渊潭公园,沿首都体育馆南路在国家图书馆站与4号线相接。规划线路全长16.45公里,全部为地下线,沿线设车站13座。自南向北分别是:郭公庄站、丰台科技园站、科怡路站、丰台南路站、丰台东大街站、七里庄站、六里桥站、六里桥东站、北京西站、军事博物馆站、白堆子站、白石桥南站、国家图书馆站。其中,郭公庄站至北京西站定于今年年底通车,北京西站至国家图书馆站定于2012年通车。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巫峰】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