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12名富家子女到工地打工 自称体验生活并非作秀

2011年08月24日 12:18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在别人眼中,他们12个人个个都“大有来头”,有人的父母是某市最大化工厂的大股东,家中豪车无数;也有人学校的衣柜里有价值数万元的“牌子货”……

  他们只是觉得自己的命比别人要好一些,但别人却觉得,他们注定是“啃老族”。

  12个扬州大学的“富二代”不服,在今年的暑假,他们离开学校,走进了广州从化的一家工地,开始了工地打工生活,这一干就是两个星期。

  “一是为了锻炼自己,其次也是为了撕掉‘富二代’一定是‘啃老族’、败家子的标签。”其中一名“富二代”沙赛峰说。

  “平时在学校就是一普通学生,并没有太多超出学生范围的行为。”沙赛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家平时都比较低调,也没有人花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买个包包,“我们之中有个人叫小杨,他最喜欢买衣服,但最贵的一件也只有3800元”。

  “但现在大家普遍对‘富二代’有些偏见。”沙赛峰说,在他看来,称呼有钱人家的孩子为“富二代”带有贬义,所以他们偶尔外出,也是遭尽了白眼。

  “今年6月有一次,我们外出吃饭,10来个人,吃了210元。”沙赛峰回忆着说,十几个人210元的消费并不算贵,但买单时,有一名同学掏出了300元给服务员,称不用找钱了,剩下的就当做“小费”。

  这随即引来了隔壁桌客人的“不爽”,他们听到此话后,便戏称,“我们肯定是富二代,肯定是‘啃老族’”。

  “想想当时确实有些不妥,毕竟还没走入社会,用的是父母的血汗钱,但因此就给我们戴‘大帽子’,我肯定不服。”沙赛峰说,自己还曾是奖学金的获得者。

  在“小费事件”过后,沙和几个同学认为有必要做点事情出来,改变大家对于“富二代”的看法。

  “恰巧遇见学校要求学生暑期实习,所以我们几个就商量,干脆去建筑工地打工。”沙赛峰说,正好他们也是建筑学院的,“要做就真做点又苦又累的活,不做那些没有实际意义的暑期实习。”

  女生父母开奥迪A8“救驾”

  据沙赛峰介绍,当他们一行12人决定要去打工后,其便托父母帮忙联系了一处在从化的工地,“工地的老板和我父母有业务上的往来”。

  “除了我之外,基本上大家都没有和家里人说要去实习,都谎称是去我家里玩。”沙赛峰称,8月5日,12人便开始了在工地上的工作,“主要是负责勘测一条长约两三公里的工地是否平整”。

  尽管这并非是纯体力劳动的工作,对于还在读大学的“富二代”们而言也并不算轻松。沙赛峰说,在学校时一般都要12点多才睡,“有时甚至会通宵玩游戏”。但在工地内狭小的宿舍内,大家晚上10点多便昏昏睡去,“白天太累,况且第二天早上8点多就得起床,不早点睡实在无法忍受。”

  “工地上人手比较少,而男同学除了勘测外,有时候还会客串‘苦力’,帮忙搬运钢筋、水泥等。”沙赛峰透露。

  他坦言,虽然工地上的工人们不知道他们“富二代”的身份,但知道他们是大学生,所以对他们十分友善,“例如工地开饭的时候,工人们总会让我们先打饭。”

  当实习过了大半时间,突然有天一辆价值百余万的奥迪A8停在了工地的大门前,是12人中唯一的一名女孩魏欣的父母开车来接孩子了。

  “魏欣家是宿迁市最大化工厂的大股东,是我们几个中家庭条件最好的。”沙赛峰称,当魏欣的父母知道女儿在工地打工后,便专程开车前往广州,接女儿回家,“但魏欣还是坚持做完了最后三天”。

  短期内恐难改变市民对“富二代”观感

  “只要自己觉得有意义就好了。”沙赛峰说,家里人虽然对他们改观很大,认为他们长大了,但那些曾经对他们有“歧视”的人可能依旧带有“歧视”。

  “我们打工的事在家乡传播得并不是很开。”沙赛峰说,而且他们也害怕大家认为是在作秀,“只要我们和身边的人认为所做的是对的,是有意义的,那么这次打工就不是浪费时间”。

  “我们本来也不打算在短期内改变所有人对富二代的看法。”沙赛峰说,只希望让大家知道,也有“富二代”愿意放弃舒服的暑假,外出顶着烈日,体验生活。

  体验下生活 “富二代”标签就能撕掉?

  不少街坊表示,“富二代”们外出打工为证明自己不是“草包”的很多,沙赛峰们也并不是第一批为了堵住带偏见的言论而去打工的“富二代”,相信也不是最后一批。

  “我个人觉得,‘富二代’有各种各样不好的标签也在情理之中。一是当下社会炫富的人太多,其次便是‘富二代’们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刘小姐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富二代”一出生,起点就要高出不少,占有了更多的社会资源,也更容易成功。

  “相信富二代中也并不乏努力、勤奋、积极进取的人。”街坊张姨称,但有那么一两个“炫耀”炫得比较“彻底”的就把这整个群体的名声给弄“臭”了,“沙赛峰等同学的这种行为很好,每个人都应该靠自己去奋斗出一番事业,而不是靠父母”。

  “尤其是在当下这个多少有些‘拼爹’的年代,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富二代’们能像他们一样去体验生活。”不少街坊如是说。(记者 龙瀚 实习生 黄欣)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尚初】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