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侨乡见闻:京族“百岁鸳鸯”五世同堂(图)

2011年10月16日 21: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侨乡见闻:京族“百岁鸳鸯”五世同堂(图)
    今年103岁的阮杰忠和他100岁的老伴吴秀莲俩都是京族,500年前他们的祖先从越南塗山迁到东兴。中新社发 洪坚鹏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新社东兴10月16日电 题:京族“百岁鸳鸯”五世同堂

  中新社记者 夏春平

  人过百岁称“人瑞”。人瑞不多见,夫妻双双过百岁而五世同堂者少之又少。

  在中国大陆海岸最西南端的渔村广西东兴市江平镇巫头村就生活着这样一对“人瑞鸳鸯”。

  京族人瑞爱“秀”美

  秋日的正午,记者在村干部的引领下来到巫头村时,百岁老人阮杰忠夫妇正在自家后院劈柴。得知有客人来时,老俩口一前一后乐呵呵从后院进屋。当我们坐下正准备采访时,阮杰忠老人突然起身对正要拍照的记者摇摇手后走到里屋床头,拿出一个黄色绸布兜。只见他慢慢解开布兜,便露出一套漂亮的京族服饰:淡紫色的丝绸衣裤,袖、襟上还镶嵌花边。原来老人要“秀美”:凡接待本村以外来的客人时他都要穿上自己本民族的服装,何况今天还有摄影记者照相呢。

  穿上京族服装的阮杰忠显得格外精神:海边渔民特有的黑黝古铜肤色透出身板的硬朗,岁月刻下深深皱纹的脸庞洋溢着童真般笑容,只是长年弯腰曲背在海边捡海螺挖沙虫的劳作使得他的腰成“弓”字再也直不起来。

  今年103岁的阮杰忠和他100岁的老伴吴秀莲俩都是京族,500年前他们的祖先从越南塗山迁到东兴。“京族”历史上曾被称为“安南”、“越族”, 是中国唯一的一个海滨渔业少数民族,现有一万多人,大都生活在号称“京族三岛”的广西东兴市江平镇的巫头村、澫尾村和竹山村。

  “太公”“太母” 五世同堂

  渔民出身的阮杰忠夫妇至今头脑清楚,生活自理并独自居住。他们育有二女,嫁到本村的大女儿今年也70多岁,两年前大女儿也有了第四代,当上了外太祖母,阮杰忠夫妇也“顺理成章”地成为外太太祖公(母)。如今阮杰忠夫妇是五世同堂,第五代的玄外孙也已两岁。阮杰忠夫妇五代共50多人都生活在相邻的几个京族村里,自有了第四代和第五代后,晚辈们也常为怎么称呼他俩而犯愁,最后这个五世同堂的大家庭约定,第四代和第五代分别统称俩位老人为“太公”、“太母”,可阮杰忠对自己的几十口后人的辈份关系却分得清清楚楚,哪家有什么婚嫁生子喜事,“太公”、“太母”都会去“凑凑热闹”。

  现在阮杰忠夫妇除享受东兴市规定的10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300元生活补贴外,也是村里的“级别”和待遇最高的五保户。村里帮他们各买了一份农村医疗保险。逢年过节,亲戚、村委会给他们送油、米,给“利是”。亲戚或村里的渔民谁家从海边回来路过他们家时都会顺手送上一些刚从海里捞上来的海鲜,同住一个村里的儿孙们家有什么好吃的也不忘记给他们端来一碗。

  “公不离婆,秤不离砣”

  阮杰忠夫妇常年过着平淡恬静、俭朴田园般的生活,老俩口不看电视也不听广播,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住在他家隔壁的玄外孙女说,“听我外婆讲,太公、太母结婚近80年了,从没红过脸,吵过架,一辈子恩恩爱爱。”平时两位老人形影相随,老头走到哪老伴就跟到哪,是全村有名的“公不离婆,秤不离砣” 的“鸳鸯夫妻”。阮杰忠性格开朗、话多,老伴吴秀莲内秀寡言。平时村民常见两位百岁老人闲暇时在自家屋前榕树下的小板凳上相偎而坐,见他们用那很少人能听得懂的京族语言絮絮叨叨个没完,都会投去羡慕的眼光。阮杰忠夫妇的玄外孙女记得最清楚的是,去年阮杰忠身体不适,一连几天拉肚子不进食,急得老伴吴秀莲也一连几天茶饭不思,任凭晚辈们怎么劝也不听,直是两眼直愣愣地盯着病床上的老伴而伤心流泪。

  百岁歌星 “哈亭”常客

  京族是一个歌唱的民族,阮杰忠老人年轻时就是一位远近闻名的京族山歌手,年轻时他就是凭一首首动听的山歌将京族女子吴秀莲“唱”进了洞房。每年的农历八月初十是京族盛大的哈节(‘哈’是京族语歌唱的意思),村头供村民唱歌跳舞的活动场所“哈亭”里热闹非凡,几十年来阮杰忠和老伴从不错过这热闹的机会,经常步行几里地到村里的“哈亭”唱歌;农历每月逢十是村里歌墟,阮杰忠也会牵着老伴一起参加,非得在乡亲们面前唱上几首京族山歌才过瘾。在他们多年的“歌坛生涯”中,老俩口配合默契:一个是台上吭奋的歌手,一个是台下忠实的“粉丝”。

  去年重阳节防城港市(下辖东兴等市、县)举行全市老年歌会,时已102岁阮杰忠应邀参赛。“金锅金碗金碟金筷子夹,金床金枕头金蓝子装菜金钩钩挂,姑娘啊你不嫁我家嫁谁家……”一曲宏亮动情的京族情歌“倾倒”台下数千观众。一时荣膺“百岁歌星”桂冠的阮杰忠老人成为当地报纸、电视、广播里的“非常明星”。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