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探访山西太原古老建筑里的留守老人

2012年07月23日 15: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探访山西太原古老建筑里的留守老人
    修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红楼”建筑群,在2009年被列入太原市文物保护单位,但仍有居民居住其中。 韦亮 摄

  中新网太原7月22日电题:探访山西太原古老建筑里的留守老人

  作者 赵静

  在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坐落着数栋三层楼的老房子,虽然外墙经过粉刷,但还是掩盖不住破损的红砖,从每个单元门两侧宽半米的石柱上还能看出些“苏式风格”。

  22日,记者走进这片建筑群,83岁的王奶奶正在楼下乘凉,“这里的房子是1958年开始建的,1960年我随丈夫搬进来,”王奶奶回忆,“半个世纪过去了,现在我就像守着老情人一样守着它。”现如今,这片楼群在2009年,被太原市文物局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裸露在外的电线乱如蛛网、锈迹斑斑的防护栏、泛黄的墙壁、楼梯上不宽的台阶已有部分水泥脱落,裸露出其中的砖块等等均在显示这楼群的年龄。25岁的何辉从出生就住在这里,家中木质门窗的油漆颜色虽不再光亮,但也被打扫的干净整洁,不大的房子住着祖孙三代。

  由于住在一层,进门仍能闻到潮湿的气味,虽三代同住一室,但布置却截然不同,在何辉的82岁的奶奶房间里,上世纪八十年代盛行的家俱摆放整齐,棱角处已被擦拭的脱色,“这屋子里随便一个物件都比我年龄大,”何辉笑道。

  厨房内,煤炉内仍有火苗冒出,这在酷暑中的太原实不多见,而墙角处的池子中,还有些许未干透的煤渣,“奶奶每天就拿煤灰在这里和水做成煤饼烧饭的,”何辉解释,“老人还是用煤炉比较习惯。”窗外,一个煤堆则是何辉奶奶的库存。

  楼群中的几处煤堆让人不难看出,像何辉的奶奶一样用老办法做饭的人不在少数。行至楼群中,能看到三三两两的老人闲坐在外面,而从窗外看进,一些老人小心翼翼的打扫着房间,拿着扫把的手还在微微颤抖,而一些老人则在轻抚自己老伴的照片,脸上流露出满足的微笑。

  记者离开时,王奶奶和街坊们聊的正欢,说及留守多年的理由,王奶奶笑道,“这里记载了我的大半辈子,与子孙生活的点点滴滴,老房子,就是一种回忆,是一种无法割舍的情丝,渐渐的,我把它当做老情人一样,用心的相处,认真的打理。”

  一位90多岁的老人说,“有时我都记不清自己姓什么了,但对在这房子里的过往记忆犹新”。

  据老人们介绍,“苏联盖楼的时候分‘青楼’和‘红楼’,我们这里是红砖盖的,所以叫‘红楼’”。(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