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江苏盐城规划13000亩农田与农民“共建农场”

2012年08月10日 10:25 来源:新华日报 参与互动(0)

  共建农场,缘何看似简单推广难?

  盐都与全国“第一场”合作共建农场,今夏种下第一季水稻。近日,记者来到盐城市盐都区“七星现代化农场”,这个新建的集中连片发展的农场,7月初完成了机械化插秧,5000亩农田里禾苗青青,蔚为壮观。

  怎会想起来“共建农场”

  当代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很大变化,以盐都区为例,实际种田人的年龄“平均在65岁以上”。

  盐都“七星农场”场长宋春桥告诉记者,为提高农业生产的能力和品质,国家出台了各种惠农政策,“我们算了一下,包括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农资补贴等,每亩田的补贴达到148.2元”。不过,这些补贴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调节和刺激作用:钱照拿,但老年人种田还是“怎么简单怎么来,什么便宜买什么”。

  比如说,当地农民普通采用“直播稻”方式,结果造成土壤板结、草害严重;而科技部门推荐使用的高效低残留农药,由于价格较高,农民并不愿选择。

  作为全国著名的农业大县,盐都一直努力改变这种“低质低效”的农业生产模式。去年,盐城市领导带队到全国种植水稻超过百万亩的第一大场——黑龙江七星农场考察,其标准化的种植、现代化的管理,给考察团留下深刻印象。回来后,一个双方合作共建农场的方案即在当地领导的头脑中酝酿。

  “共建农场”看似很简单

  去年底,在盐都区大纵湖镇境内新建“七星农场”的方案浮出水面:总体规划面积13000亩,一期工程实施5000亩。东北七星农场以技术和部分设备入股,盐城丰悦公司以承包主体入股,当地农民以土地入股,政府以财政投入入股,区农科所以技术入股。

  宋春桥详解了农场的发展方式:一是规模化,一期就有5000亩,便于机械作业和统一防病治虫;二是标准化,所有田间设施全部按标准化整治,同时实施标准化种植;三是机械化,目前已投资1000余万元,购买了雷沃大型拖拉机、抛肥机、激光平田地等各种农业机械,“今年的水稻全部采用机械种植,喷洒农药的飞机也正在采购中”;四是产业化,除了农产品种植,农场还建有粮食加工厂,最终提供给市场的是包装好的大米等农产品;五是信息化,目前农场在节水灌溉、苗情监测、病虫预警等方面已用上了物联网技术。

  建农场必须破解两个关键问题:土地流转和农民就业。徐九林是大纵湖镇分管农业的副镇长,他的另一个身份是盐都七星农场副场长。他告诉记者,他们以1100元/亩的价格,从1000多户农民手中流转了5000亩土地,每亩148.2元的补贴仍归农民所有,受到了农民的欢迎。而大纵湖镇工业较为发达,吸纳了大部分劳动力,此外,农场招聘了200多名农民打工。当地农民王国华告诉记者,他有5亩多地被流转了,“原来就是种水稻和小麦,算上人工,一年一亩地最多赚1000块钱。现在田转出去,一亩收入不止1000块,另外在农场打工,一天50块钱,我们当然满意。”

  为何有意义却又难推广

  “‘农场模式’对于现代农业的发展,无疑具有进步意义,但并不意味着马上可以全面推广。”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周应恒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

  周院长认为,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两个事实:第一,中国农业目前单家独户的家庭经营模式,在劳动力成本上升的今天,确实不怎么赚钱,农民从事农业的意愿不高;第二,农业肯定是赚钱的,为什么国外进口的农产品那么贵?发达国家的农业是赚钱的,我们不赚钱,就是没有规模效应。“从这个意义上说,‘农场模式’带来的规模化,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

  但是,“农场模式”并不能解决大量农民的出路问题。他认为,目前中国农民进城打工多是流动式,大部分人并没有真正融入城市;而农村的各项保障,尚不足以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即使目前一些地方给农民的收益超过农民种田的实际收益,但农民的发展权也难以得到保障。

  在周院长心中,最理想的状态是:把农民组织起来,由农民集体组织自己来进行农业的集中生产和经营,就像日本、韩国一样,这样既可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又可以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而政府,也应该像帮助“老板”一样,帮助农民做好农田的成片整治。(记者 杭春燕)

【编辑:张志刚】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