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京救灾善后第一线:村妇抢干累活只为供儿读书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8月20日 16:26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我在灾区蹲点

  ——来自救灾善后第一线的采访手记

  真实捕捉灾区生活的点滴,第一时间报道抗灾善后的英勇事迹。本报于7月24日,派出第一批共10位记者,兵分三路,赶赴房山周口店、十渡、门头沟北涧沟等地,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与灾区群众同甘共苦,蹲点采访。

  随后,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直到上周,30余位记者先后来到灾区,将大量反映救灾前线的鲜活报道,源源不断发回。一篇篇稿件,汇成了一部众志成城抗洪救灾的进行曲,凝心聚力,激励前行。

  蹲点时间 / 7月24日—7月27日

  蹲点组 / 房山区第1组

  行程 / 500公里

  名副其实的“蹲”

  7月24日早上7点,我背着背包跟随区县部李砚洪和经济部刘宇鑫两位老记者去往房山十渡。

  “十渡是个旅游大镇,除了村民的人身安全,旅游设施一定受到了很大损失。一会儿到了平峪村,要留意看看路边哪些农家乐受损严重。”还未进村,李砚洪已经对采访方向有了基本的预判。

  我顿时来了精神,“东湖港游乐园受损严重,十二渡断桥,1尺厚的淤泥”,不顾汽车颠簸,在本子上记下关键词,也在心里记下了老记者的话:“在灾区,需要时刻提着根神经,任何时候看到的每一个场景都可能是重要灾情。”之后几天,我们把“蹲”字践行得名副其实:蹲在村委会门口与村委会主任蔡丰满聊大雨那夜被冲走的几百艘皮划艇、蹲在低保户家的小院里和大爷大妈一起吃方便面……

  在灾区蹲点的日子里,我们旅游鞋上沾满了泥浆,腿上不仅全是蚊子咬的大包,还有树枝划的痕迹,但从陌生到熟悉的村里老乡们,看到我们,眼里满是亲切。当低保户晋臣青大爷从家里惟一像样的柜子里摸索半天掏出捆得皱巴巴的塑料袋,把家里仅有的10来个红通通的大李子使劲往我怀里塞时,我的眼眶湿润了。(孙奇茹)

  蹲点时间 / 7月24日—7月27日

  蹲点组 / 门头沟区第1组

  行程 / 500公里

  寻找感动的“水滴”

  一滴水之于江海,也许只是渺无,但有时,一滴水中却也蕴含着整个江海的力量。在灾区蹲点采访,我用心去寻找点点滴滴的细节,记录最感人的力量。

  暴雨过后,作为报社的首批蹲点记者,我在门头沟区进行“蹲点采访”,与灾区群众同甘共苦,每天16小时以上的采访、写作。在那几天,我意识到:记者只有在一线、在实地,才能捕捉到最生动的细节,才能记录最真实的语言,才能描绘出有血有肉的人物,才能撰写出色的稿件。

  在门头沟东辛房街道北涧沟社区居民谢兴佺的家中,看到一张摆放在灶台上的椅子,我问老人,椅子为何这么摆放。他告诉我,暴雨当天,他和老伴就是站在这把椅子上,泡在2米高的积水中等来了救援。他的老伴说,这是他们最亲密的时刻。一把小椅子,却蕴含着多么坚强的毅力、有着多么乐观的精神。这样的细节,只有在实地、在一线才能找到。

  在受灾的社区和村庄,我看到了坍塌的巨石、损毁的道路,我看到了伤心的百姓,也看到了他们自强不息的脊梁,我看到了倒塌的房屋,也看到了风雨中竖起的帐篷,我看到了整体搬迁的险村,也看到了新建安置房中的欢乐生活。 (祁梦竹)

  蹲点时间 / 7月24日—7月27日

  蹲点组 / 房山区第2组

  行程 / 450公里

  一线是记者最好的战场

  灾区一线,是记者最好的战场。在房山周口店镇连续5天的采访中,我与同组的王维维、孙戉,看到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亲情,什么是刻骨铭心的眷恋,什么又是让人凝聚在一起的力量。

  面对灾害,乡亲们的坚定、乐观、互帮互助,起初对于我们这些“局外人”,不啻为又一次精神洗礼。然而,与他们的一次次促膝交谈、共同劳作后,他们渐渐走进我这个“局外人”的内心。“局外人”慢慢变成了同呼吸共命运的“局内人”,我想,也只有这样,记者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报道灵感、写作动力。

  身在一线,遍地新闻;灾区疾苦,笔底波澜。作为党报记者,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真实、客观地还原灾区现场,让读者见其人、闻其声、身临其境?不在于繁缛的铺陈,不在于辞藻的堆砌,需要的是一双能敏锐捕捉有意义的细节的眼睛,这是千锤百炼后方可得的慧眼。灾区一线的采访,正是锻炼这双慧眼的良机。在这里,我发现:一个会心的眼神,胜过万千言语;一张泛黄的照片,包含无尽亲情;一个习惯性的动作,可以一下子透露出人的内心……这些都是灾区采访,为我留下的无尽“财富”。(巩峥)

【编辑:张志刚】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