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记者直击城市探亲儿童返乡:一路充满“亲”能量

2012年08月27日 14:35 来源:江西日报 参与互动(0)
暑假结束,“小候鸟”重回故乡。
暑假结束,“小候鸟”重回故乡
候车室里,许多“小候鸟”正在候车。
候车室里,许多“小候鸟”正在候车

  相关报道:留守儿童暑期返乡:家人一窗之隔15分钟5通电话

  暑期将结束 又到了“小候鸟”回归时

  感受到亲情 一家团圆比什么都快乐充满了“亲”能量 路再长再险也温暖

  和父母相处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转眼又到开学的时间,各地迁徙到上海的“小候鸟”陆续返乡。在充满笑声的快乐旅途上,记者搜集他们在城市里各自不同的记忆,一个个可以温暖他们的记忆。

  落单“小候鸟” 镇定少年独自返乡

  8月24日,上海南火车站,圆形候车室里一片忙碌。放眼望去,中小学生模样的旅客十分显眼。

  火车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最近上海南站返乡“小候鸟”越来越多,一个人带着十几个孩子的现象很普遍,到云贵川赣方向的客流量逐渐攀升,“小候鸟”返乡高潮渐起。

  郑宁波背着书包,手上拿着一个装满零食的袋子,他在软席候车室候车,时而看看电视,时而看看杂志。今年12岁的他第一次独自返乡,稚嫩的脸上流露出“老江湖”的味道。

  郑宁波来自九江县沙河镇,从他记事起,每年暑假他都会在父母务工的城市过。他告诉记者,之所以父母为他起名“宁波”,是因为他在宁波出生的,当时爸爸在宁波开出租车。后来父母到温州、南京,最后到上海,还是从事出租行业。这几年暑假,小宁波的足迹几乎遍布这几个城市的角角落落。其他时间,大部分是和外公外婆在一起。

  这次不让亲友送回家,是他觉得自己“见多识广”,可以独自返乡了,更重要的是,他不想重复在站台上难舍难分的场景。

  8月23日,眼看暑假即将结束,小宁波的爸爸到售票处购买返程票,结果却被告知返回九江的坐票和硬卧告罄,只有软卧。爸爸咬咬牙,花了338元买了一张软卧票。以前都是和大人们挤硬座,这次坐上了软卧,郑宁波并没有慌乱的表现,他镇定自若。“我看过这趟火车的时刻表,到庐山的时间是25日的早上7点多,而且外公外婆会在火车站接,一个人回家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受惊“小候鸟” 飞来石头砸破车窗

  8月24日下午5时,收拾好行李,罗莉带着5个小孩,从上海浦东新区出发,坐地铁到上海人民广场,然后换乘2号线到上海南火车站。一行6人打算乘坐当晚7时20分从上海南开往武昌的K11次列车,送孩子们回安义和奉新老家上学。

  下午6时不到,6人就到了火车站,车站外的广场上、候车室里都挤满了旅客,大多数都是送孩子返乡的人群。

  这5个孩子,最大的13岁,最小的6岁,他们的父母在上海经营铝合金生意,生意都不错。孩子们时髦的穿着似乎与城市的孩子没有落差,但言谈举止,农村孩子淳朴的烙印似乎难以磨灭,尽管他们每年都会在上海生活一段时间。

  罗莉一行6人坐的是10号硬卧车厢,桌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零食,有肯德基、水果、面包等。一上车,5个孩子有说有笑,纷纷谈论自己在上海的美好经历。罗莉说:“这是我的两个孩子,另两个是我弟弟的孩子,还有一个是大姐的孩子,他们工作忙,就都由我一起带回家了。”

  “你们两个不要跑了,快点把肯德基吃光,冷了不好吃。”看着两个孩子在面前跑来跑去,罗莉皱了皱眉头,一伸手把两个淘气包拉住。

  11岁的黄康,在10号车厢6号中铺上显得异常活跃,说起自己在锦江乐园玩耍的经历手足舞蹈。他告诉记者,在上海的这40多天时间是他最快乐的时光。“即使爸爸妈妈不带我游玩,能够在他们身边,比在哪里都好。”黄康说。

  火车驶出上海南站10分钟左右,小脸蛋贴在车窗看风景的佳佳遭遇了一次惊魂。一颗石头突然飞来,砸中她身旁的窗户,一声巨响,车窗玻璃立刻变成蜘蛛网状,正在玩耍的孩子们缩成一团,离窗户最近的佳佳吓得不轻,半天缓不过神来。乘警过来,安慰一番后说,火车外侧的玻璃被击出一个大洞,还好玻璃有两层,内侧玻璃完好无损。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

  励志“小候鸟” 要考到上海去读书

  在K11次列车的硬座车厢上,陪同孩子返乡的家长老金告诉记者,其实在暑假来临前,他们就策划让孩子过一个快乐的假期。为此,他咨询了上海心理专家,合理安排孩子们的作息游玩计划。

  “很有意思,每周出去玩两天,其他时间看书写作业,有时候看看电视,上海有名的景点都去过。最难忘的是在欢乐谷的鬼屋,吓得我半死,现在想起都还怕。”老金的女儿莎莎即将读初二,她告诉记者,这个暑假她过得很开心,玩了不少景点,完成了暑假作业,最开心的是,爸爸给她买了一款智能手机。

  打打闹闹中,只有8岁的小健健不吱声。记者问他为何闷闷不乐,小健健说:“我还很想待在这里,但是我要回去读书,没办法。我要好好读书,考到上海来,和爸妈天天在一起。”

  “小候鸟”的特殊身份,让社会对他们多了关注和关爱。他们独自出行,最主要的出行方式就是乘坐火车,他们从这个村到那座城,为的是和父母短暂相聚。采访中记者发现,为了能让这些孩子顺利见到父母,在旅途中感受到社会的温暖,铁路部门一直将“小候鸟”作为重点照顾对象。这些“小候鸟'刚刚与父母分别,心里是万般的不舍。而对家的渴求、对安定生活的向往,成为那些已经告别“候鸟”生涯的人对“候鸟”生涯最深刻的回忆。(记者 徐黎明文/图)

【编辑:张志刚】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