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大秋裤大铁圈频现 “城市新地标”沦为调侃对象

2012年11月17日 11:54 来源:工人日报 参与互动(0)

  继“大裤衩”、“大秋裤”之后,辽宁省抚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沈抚新城)的“生命之环”近日成为网友恶搞的又一新城市地标建筑。

  据了解,“生命之环”外直径170米,内直径150米,内部结构为纯钢框架结构,由钢骨拼接而成,钢材总吨位约为3000多吨。据沈抚新城城建局介绍,“生命之环”及其地下配电等设施共投资1.12亿元,连同其所处的金风湾公园总投资在2亿元左右。

  据悉,这样一个地标建筑建成之后,其主要功能是用作“观光”。“生命之环”在网上遭到恶搞,网友给它起了一个更加“平易近人”的别称,叫做“大铁圈”。

  前一段时间,苏州“东方之门”被网友恶搞称作“大秋裤”, 杭州奥体博览城被称为“比基尼”。各地如雨后春笋般的新建筑究竟为何纷纷“沦陷”,成为各地网友争先调侃的对象?

  记者采访发现,除了审美情趣的差别,这些建筑的高投资、短寿命和对普通人低实用价值,成为地标建筑频遭恶搞的重要原因。

  中国最大超高层钢混结构建筑“东方之门”,总用钢量超过12.5万吨,相当于建造8艘瓦良格号航空母舰,总投资达45亿元;计划中的济南CBD超高层项目投资100亿元;广州某区一座地标大厦投资也达10亿元……

  与各地争先大手笔修建各类地标建筑形成对比的是,不少昔日的地标建筑却纷纷沦为短命建筑。有些建筑当初也是天价投资建成,但短短十几二十年就被拆除。

  2005年,耗资4000万元修建的重庆永川市地标建筑——渝西会展中心被爆破拆除,仅投入使用5年……

  云南艺术学院教授陇一梅认为,不少行政管理者在兴建地标建筑时,追求政绩速度,浮躁冒进,不考虑自然和环境的协调;地标建筑盲目模仿西方,不联系城市环境和文脉传统;忽略了建筑以人为本的本质。

  清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段进宇在谈及此话题时告诉记者,各地兴起的地标建设热潮中,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政府行为,而另一类则属于商业行为。政府兴建的地标建筑多动用政府财政,这就需要严格按照程序来,并广泛地听取群众意见。

  辽宁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李志国认为:“一个城市地标性建筑的决定权、投资金额、建筑造型都应该由当地民众决定。有公众的参与决定,地标性建筑花再多的钱,都是公众理性权衡的结果。建设地标性建筑等同于形象工程,必须要以理性的眼光分析,其中,必须符合城市发展需求,并以未来发展规划为定位,同时要基于城市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记者邓崎凡)

【编辑:马学玲】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