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称旧体制惰性致年轻人对编制趋之若鹜

2012年11月27日 13:00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对话专家:附在“编制”上的“光环”终将褪色

  ——“要事业,还是要编制”话题系列调研(三)

  编者按:今年以来,有关“事业编制”的新闻话题屡屡见诸报端。2月,江苏常州城管一线执法部门一共有12名硕士城管队员从事沿街巡查工作的消息得到确认;10月,哈尔滨市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事业单位编制环卫系统员工,457个招聘岗位引来11539个报名者,其中有29位硕士研究生学历。有媒体发表评论称:“哥考的不是环卫工,考的是事业编制”。有网友甚至将2013年国家公务员招考“报名热”与编制一起热议。

  20年前,大批体制内人士扔掉“铁饭碗”,奔向商海劈波斩浪,形成波澜壮阔的“下海潮”,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成就一番事业,并被年轻人奉为偶像。在改革不断深入、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许多年轻人却将争取体制内就业,守着编制过安稳日子作为现实选择。

  要事业,还是要编制?年轻人的“编制纠结症”究竟折射什么样的社会心态?编制的光环究竟有多耀眼?事业单位改革能否淡化和消除“编制情结”?我们究竟应树立怎样的事业观?新华网记者近期围绕相关话题进行了深度采访和探讨。

  提起编制这个词汇,很多人会产生 “收入稳定”“高福利”之类的联想。现阶段“编制”两字究竟意味着什么?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推进,未来“编制”这个特殊词汇会出现怎样的变化?带着这些问题,新华网记者专访了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汪玉凯,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

  旧的体制惰性造成年轻人对“编制”趋之若鹜

  新华网记者:一方面事业单位改革在全国稳步推进,另一方面很多年轻人对事业单位、对编制仍然趋之若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汪玉凯:针对事业单位改革,中央提出总体设计、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先行先试、稳步推进的指导思想,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通常人们讲的“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一些单位转企改制后,新进人员就没有“铁饭碗”了,但老人依然还有。这就导致了很多人产生一种“搭末班车”的心态,就是赶在改革真正来临前,搭上体制的最后一班车,成为事业单位的老人,进而享受“老办法”“老待遇”。这实际上一种旧的体制惰性,这种体制惰性造成了普遍的社会惰性,年轻人求稳,求保障。

  改革淡化编制色彩

  新华网记者:“编制”一词在我国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现实语境。现阶段,有编制和没有编制各自意味着什么?差别有多大?随着相关改革的推进,您认为未来“编制”一词会出现怎样的变化?

  汪玉凯:目前在一些单位,有编制和没有编制在收入和隐性福利上差别都很大。这也是很多人宁愿选择编制而放弃事业的原因。

  关于事业单位改革,从各地情况来看,尽管山东、上海、浙江、广东、重庆五省市在2008年成为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地区。另一项改革是去年开始推行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201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出台后,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全面开闸,从今年开始到2015年基本完成分类改革,将其分为行政性事业单位、经营性事业单位、公益性事业单位三类。让行政性事业单位回到行政机关,经营性事业单位变成企业,剥离两头,留下公益性事业单位。这个改革涉及126万家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大约4000万人,如何能归好类,而且归得合理有序,公平公正,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是第一步,下一步的剥离才是动真格的,直接涉及到众多人的切身利益。在剥离中,国家政策设计做了充分的考虑,如“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并制定出明确的政策界限,但真正实施起来,要面对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人,而不是抽象的制度。如何化阻力为动力,是一篇大文章。

  夏学銮:得益于国家所实行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从现行个别单位实行的政策看,编内编外人员差别会越来越小,随着相关改革的进一步推进,“编内”和“编外”的区别将不复存在,附着在“编制”上的“光环”终将褪色。

  进一步推进改革离不开政府自身的变革

  新华网记者:当前进一步推动事业单位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哪里?

  汪玉凯: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能否成功,有多重影响因素,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政府自身。不管是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还是公共服务体系重构,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甚至政府自身的改革。

  从整体上看,政府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创造条件,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至少应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步伐,为事业单位乃至社会组织承担更多的公益服务提供保障。各级政府应加大转变政府职能的力度,进一步简政放权,减少或取消行政审批事项,将政府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情交出去,减少对事业单位微观管理活动的干预。

  二是赋予事业单位更多的自主权。按照分类改革的指导意见,事业单位要强化公益属性,创新体制机制,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由传统的身份管理转向岗位管理,打破铁饭碗,实施绩效工资制,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取消行政级别,实现社会化等。这些改革的重要前提,就是上级主管部门要改变以往对事业单位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进一步落实事业单位法人自主权。

  三是树立购买服务的新理念。在现代公共管理中,政府向社会、市场购买服务,已经成为公共治理的一种普遍现象。之所以如此,一方面在于政府面临的公共事务范围越来越广,新的公共事务不断出现;另一方面政府不可能无限度膨胀自身的机构和人员,政府要把一些事务性的公共事务,通过委托代理或者购买服务的方式予以解决。

  地方政府这些年来在这方面也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积累了一些好的做法。目前主要面临两个突出问题,一是有些政府工作人员的管理理念还比较陈旧,不愿意接受新的服务模式和做法;二是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管理和运作还不够规范,有些事业单位在提供服务时,往往忽视自身应承担的公共服务责任而忙于创收,严重损害了事业单位作为公共服务提供者的形象。从长远来看,以政府主导、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市场多元参与的公共服务治理模式,代表了一种新的发展方向。(新华网记者 陈元 韩元俊 姜春媛)

【编辑:肖媛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