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甘肃文县天池湖畔育林人:20余年“跪地”造林千亩

2012年12月14日 16: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甘肃文县天池湖畔育林人:20余年“跪地”造林千亩
    图为:田永平艰难地行走在陡峭崎岖的山路上,身后的妻子熊成秀多年来就这样默默地跟随着他。 路永安 摄
    图为:甘肃天池湖畔的残疾育林人田永平和妻子熊成秀,身后是他热爱的山林。 路永安 摄

  中新网兰州12月14日电 (司小平 路永安)位于甘肃文县境内的天池,如一只碧色的葫芦镶嵌在层林环绕的天魏山之中。沿着陡峭而崎岖的山路向山顶攀爬,带路的田永平拄着拐杖步履蹒跚,随着他迈开脚步的节奏,甚至能清晰地听到金属膝关节发出的“咔哒”、“咔哒”的声音。然而另谁也不曾想到,眼前的千亩林地竟是在他左腿伤残截肢后,跪在地上,经过一次次挖坑、栽植、浇水,二十余年如一日,悉心所育而成。

  突生意外,育林人落下终生残疾

  生长于美丽的天池湖畔的田永平初中毕业便主动弃学,从父亲肩上接过生活的重担。然而在不久后的一次上山伐木中,田永平却遭遇意外,被溜出槽道的一根十多米长木头砸中左腿,致使左腿粉碎性骨折,只能高位截肢……

  回想起那段暗无天日的日子,田永平感慨道,自己甚至想到过死,是当时未过门的妻子以及家人的悉心照顾才让自己重新振作起来。

  婚后,田永平真正感觉到了生活的压力。从1986年开始,他拄着拐杖步履蹒跚,妻子背着背篓紧跟其后,村后的那片荒坡成了他们生活的唯一希望。

  转变想法,从“砍树”到“种树”

  “顶替父亲上班的那两年里,我亲手砍倒过很多大树,可这些树总有砍完的时候,几十年之后我们还能再砍什么呢?”在经过一番考虑后,田永平便和妻子开始了植树育林。

  田永平说,在树苗刚刚栽上的时候要浇点“定根水”,可是起初附近并没有水源,我们到处寻找,见到潮湿的地方就刨个坑,第二天再去看看有没有渗出来的水。

  妻子熊成秀回忆说,大概是1994年吧,终于在半山腰处找到了一处渗水的地方,我们挖个大坑,第二天积了满满一坑水,“高兴得我们好几晚都没睡着觉”。

  育林人“跪地”造林千亩,曾四次更换假肢

  当时,3公里的山路以及种树,对于田永平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因为装有假肢的左腿下蹲困难,多数时候他只能跪在地上,可跪下来拿工具却不方便,他就用手刨,千亩的林地也就是靠那双手没日没夜地“刨出来的”。

  后来,为了节省时间,田永平就和妻子在山顶搭起了简易木房。小木屋里半边是个灶台和火坑,半边是一个土炕,墙上挂着一盏煤油灯,这一住就是17年。

  期间,为了不让牛羊踩踏刚栽植的树苗,田永平就在重要的地方做了栅栏,围成了“木质的长城”,在这片被汗水浸润过的山坡上蜿蜒屈伸。

  因为长期的高强度劳动使假肢很易磨损,田永平前后已换了4条假肢,花费了十多万元。

  传播育林经验,带领当地乡亲共同致富

  树长起来了,树下没了杂草,看到肥沃的土壤,田永平想到了种植中药材。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试验,“现在我种植的猪苓面积已有500多平方米,每平方米净利润800元左右,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田永平表示,他已经把这些摸索出的种植经验介绍给了乡邻们,希望他们也能摆脱贫困。

  田永平望着眼前的树林说,我的愿望是带动全村群众都能参与植树造林,借助国家的好政策,保护生态,让天池湖水永远清净,让我们的房前屋后到处绿树成荫。

  天色渐暗,天空飘起了雪花,林间的落叶被风吹得沙沙作响,远处的天池显得格外沉寂。田永平笑着说,明年夏天,你们再来,那时满山遍野都是绿树成荫,很好看……(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