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学者称多地抗霾举措只为社会显示度 效果极为有限

2013年02月03日 11:10 来源:武汉晚报 参与互动(0)

  应对雾霾灾害要先搞清楚成因

  年末岁首,中国南北一大批城市遭遇雾霾之苦。

  面对来自公众和舆论的巨大压力,有些地方习惯于匆匆出台一些“力度很大”的社会动员举措,但效果却极为有限,更多举措还是着眼于其明显的“社会显示度”。

  环境科学有一个特点,没有任何两个案例是一模一样的,每一个案例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一定的独特性,每一个具体案例也必须找到具有独特性的应对措施。现在面对阴霾天气,如毫无例外地采取工厂停产、车辆停驶等措施来应对,其效果如何?

  绝大多数措施的效果都没有进行事后评估。当然也有例外,例如2008年奥运会期间,北京市宣布过空气质量天天达标,一级天占50%以上。这个数据和市民的感受基本吻合。当时,北京市用行政手段关停北京及周边部分工厂,实行单双号限行长达两个月,而且周边省市也步调一致地采取了极为严格的“奥运保障措施”。不过这特定条件下的一整套动用社会资源的超常态举措,没有任何可持续性,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不具备可复制性。

  曾听一位做城市管理工作的领导同志问,日本东京的机动车保有量是我们的几倍,面积也不比我们大,为什么他们没有雾霾?我还要加一个问题,这几年各地政府投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对于大型燃煤装置进行脱硫技术改造,其地域内的二氧化硫排放总量都已有显著下降。为什么PM2.5数字还屡屡“爆表”?

  我们的东南沿海城市出现雾霾,许多日子里都和一定的大气环流模式相联系。近日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一位教授说,上海、北京的PM2.5有20%至25%来自区域传输,在极端天气条件下,这一比例有可能达到三成以上。那么,为什么就没有人想到去收集一下大气颗粒,搞清楚“它们是谁”、“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

  面对越来越频繁发生的雾霾灾害,是否应先组织相关专业人士,诊断一下雾霾成因,然后再确定治理方案?诚然,对这样一个复杂的环境问题,眼下的科学积累、技术储备或许还不够充分,一时还不能做到精确诊断其成因。但总不可以什么诊断也不做,就急着把病人架到手术台上动手术吧。 (环境科学学者 沈建华)

【编辑:吴歆】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