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海微博征“年味”引发市民共鸣

2013年02月07日 17: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上海2月7日电 (记者 李佳佳)一把勺、一块肥肉、一碗蛋液和肉糜,围着炉边做蛋饺……如此“古早”年俗,很多上海年轻人怕是闻所未闻,可眼下正在上海旅游政务微博上开展的“记忆上海的99种年味”,将这些已渐行渐远的年俗重新拉回人们的视线,引发市民一番共鸣。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变迁,传统年俗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年味淡了”,成为不少人对春节的无奈感叹。为此,上海市旅游局主导发起了网络征集原创微博寻觅“上海年味”的活动,希望广泛吸引市民网友参与寻找、挖掘各种特色传统年俗资源,唤起全社会对年俗文化的整体记忆。

  “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人们只是在一年一度的年节才能吃到的肉。”腊月二十六当天,海派名园古猗园的官方微博率先打响头炮,它的这则“老年俗”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网友叹道:“时过境迁,如今‘年肉’大多难闻其香,只是记忆中成长的味道罢了。”

  有网友对于“大年三十晚上,父母会扔掉旧筷,换上一套新筷,寓意辞旧迎新”的年俗大感意外,疑惑地发问:“确定这真不是新民俗吗?真是大开眼界了。”在一众“古早年味”中,“围炉做蛋饺”是很多上海人心中共同的温馨记忆,对于它的日渐式微,网友“居山逸樵”略显痛心地表示:“说起这些逝去的味道,你不痛吗?”

  记者发现,在沪上众网友心目中,传统年味十之八九都和“吃”脱不了关系,由“吃”维系的亲情则更显温馨。网友“朋朋的心灵佳元”说年味很简单,那就是“外婆挂在阳台上的酱油肉,是老妈亲手做的世上最香甜的八宝饭,是自己坐在煤球炉前做蛋饺时那份莫名的开心”;“小四可弟弟”的年味则萦绕在上海的老弄堂里散不去:“小弄堂,老房子里二楼靠着窗户,外面有人吵架,在屋子里吃火锅,大家嘎山湖(沪语指“聊天”)暖暖暖的。这个才是上海的年。”

  就在线上热议年味儿的同时,古猗园今年新春灯会也特意布置了一组“石库门过年系列”,用彩灯带着市民一起“石库门里回忆过年的习俗”,让磨水磨粉、炒瓜子、放鞭炮与园内的实景展示相呼应,还专门组织人员,收集老上海过年的年俗,同时推出“舌尖上的春节”,这第一道菜就是“蛋笼”。线上线下的热切互动,不仅有了微博上百次的转发,也让上海的“年”更俗、更热、更火。(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