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红包负担下春节成“春劫” 警惕红包成腐败载体

2013年02月16日 13:29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过年给红包是中国的传统习俗,红色显得喜庆,“压岁”又与“压祟”谐音,再包上点钱,里子面子都有了。但是近年来,红包却越来越成了人们过年的负担,春节变成了“春劫”。

在37岁的上海白领顾怡华的记忆里,当自己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收到的红包一个5元左右,每次都回家交给父母存在一个肥猪储蓄罐里,由长辈决定压岁钱是买文具或是买零食。“时过境迁,亲友之间拜年,给别人的孩子发红包成了很重的负担,实在承受不起。”

红包作为一种传统,本意是为了给晚辈带去新年的祝福。清代吴曼云在《压岁钱》中写到,“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可见古人的压岁钱是给晚辈买点爆竹、玩具零用,压岁钱和“巨款”是沾不上边的。

同时,古人是以乡村家族群居为主,都是一家人,往往是有钱的多给,没钱的少给。而且随着红包的你来我往,经济账基本也能做平,对大家的经济压力也不大。

但是,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红包的“价码”也在与日俱增,很多人将感情的深浅与红包的厚薄挂钩。这样一来,多数人出得多入得少,喜庆的背后失去了经济的平衡,美好的民俗变成了沉重的负担。

有网友坦言:“红包膨胀太快了,不仅追上了自己的收入增长,更追上了CPI,孩子之间也相互攀比,感觉红包有点变味了。”

更需要警惕的是,现在红包甚至演变为腐败的工具――名义上是包给小孩的红包,实际上是曲线给家长“好处”。一位退休干部说,以前春节时孩子甚至能收几万元的压岁钱。

在“变味”的红包下,少有人会成为受益者。要跳出这个怪圈,既需要观念的改变,也需要自上而下的推动。

在理念上,不妨参考香港人的经验。香港人程小姐告说,新年开工时,上司、老板都会派送开工“利是”,金额一般在10港币到20港币,多的也就一两百港币。亲朋好友间红包的金额会大点,不过几十港币也很正常,有钱人才会给几百港币。“因为每个人都会收到红包,然后就用拿到的红包来派。”这种不包大红包的习俗,人人沾喜气的同时,也不造成大家过多的负担。

中国民俗学会理事田兆元认为,红包“异化”起初适于一种从众心理,后来变成了攀比风和“面子”问题,甚至成了某些领导干部收受贿赂的一个路径、一种借口。不能让春节红包变成变相腐败的工具。在全社会倡导红包“瘦身”正当其时。(叶健、许晓青)

【编辑:王浩成】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