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视障人士发起体验乘公交活动 呼吁完善导盲措施

2013年06月06日 17: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郑州6月6日电 (记者 门杰丹)6月6日世界爱眼日,河南视障人士发起实地体验城市公交无障碍设施公益活动,得到郑州、武汉等6个城市视障人士的响应,他们自发走上街头,亲身体验城市公交系统的无障碍建设情况,却发现困难重重,颇多不尽人意之处。于是,他们向相关部门提出建议,希望完善公交导盲方案,营造安全通畅的无障碍出行环境。

  上午10时许,郑州双目失明按摩师宋鹏,在志愿者陪同下来到位于市区黄河路南阳路交叉口附近的公交站乘车。这里人流车流都十分密集,停靠的公交线路有十余条。宋鹏虽然早已清楚自己应该乘坐几路车,可是面对一辆辆驶进又驶离站台的公交车,仍一筹莫展。

  “经常是几辆车同时进站,有的车停得离站台太远,扬声器报站听不到,有的干脆就不报站,在公交车到站的短暂时间里,根本无法准确判断车辆的信息,别说乘车了。”宋鹏无奈地说,错过车是常事,有时候一等就是半个小时。

  与此同时,在沙口路一站牌体验乘车的全盲小伙胡兴开也颇有怨言,他说,即使准确判定出自己要乘坐的公交车所在的位置,上车前还要穿越非机动车道的人流,躲过前面随时要启动的其它公交车,“很危险,被自行车、电动车撞到也是常事。”

  “说实话,家人也不放心我们自己出行,听说一个身体健全的人赶公交还很费劲,别说一个视障人了。”在紫荆山体验乘车的23岁视障小伙杜超说,自主、安全乘坐公交出行对自己来说简直是奢望。

  闻听残友的辛苦感受,体验活动发起人、河南28岁视障女孩王瑞并不惊奇,她说:“我从小就看不见,从上学到工作,自己在外地生活了十多年,也去过很多城市,可是在乘坐公交车这件事上一直很苦恼。除了去求助好心的路人和司机之外,始终找不到能够让自己顺利上车的办法。国家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颁布实施快一年了,很多城市这方面依然是障碍重重。我们自己去坐车不仅不方便,而且还面临着非常大的交通安全隐患。”

  鉴于此,王瑞发起了这项体验活动,并写了一封建议信,描述了视障者在乘坐公交车时遇到的具体困难,指出公交系统无障碍建设的政府职责,并援引当前国内各城市在解决视障者乘公交车困难方面采取的对策方案及成功经验,提出完善公交导盲措施建议。近日,这封信被发布到网上,征集到很多残疾朋友的支持。6月6日,这封由402名视障者及视障者亲友联名的建议信被分别寄往郑州、武汉等6个城市的交通管理部门,他们希望这封信里提到的建议能够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让无障碍设施更符合残障人士的需要,尽快实现便利安全出行。

  曾发起多起残障维权公益诉讼的郑州残障公益人士黄锐认为,去年国务院颁布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里明确规定,公共交通工具应当逐步达到无障碍设施的要求,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公共交通工具的无障碍技术标准并确定达标期限。“可惜这个法规的落实情况很令人担忧。如果今后视障朋友在乘坐公交车时因为无障碍设施的不完善发生意外,那么责任由谁来承担?再说,每次等车都花费比别人长很多的时间,必然影响到视障人士的正常生活,也对他们的就业造成了很不利的影响。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无障碍设施不仅是专门服务于残障人士的,它的价值比我们通常理解的要更重要。比如说,我们很难确保自己始终处于健康年轻的状态,当疾病或者事故发生的时候,或者当我们步入老龄的时候,现在一些公共设施就会成为我们的障碍。从这个角度上讲,无障碍设施服务于我们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我们都有获得无障碍环境的权利。”(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