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天山网:亲情,需要法律强制吗?

2013年07月01日 14:43 来源:天山网 参与互动(0)

  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常回家看看)。今起,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正式实施。

  对于“常回家看看”入法,很多人都认为,或有将道德法律化的嫌疑,尤其是,当其运用到具体实践之中,在大多情况下都难免形同虚设因为,倘若果真是通过法院判决的方式强制子女回家,老人实际也很难从子女敷衍式的无奈回家中获得快乐。

  事实上,“常回家看看”的确唱起来动听,说起来也简单,但做起来却未必容易,甚至与子女的孝或不孝也并无直接的关联。如今的社会在渐入老龄化的同时,也同步进入了快节奏的现代化,社会分工愈发细致,谋生也更加依赖于保有一份工作,子女在远离父母的城市工作生活正在成为一种常态,时空或许未必能疏离情感,但却足以减少“回家看看”的频率。

  即便是孝子孝女们,“回家看看”恐怕也大多只能在春节,顶多再加上长假,要说“常”恐怕远谈不上。不仅如此,春运的一票难求,越来越贵的高铁,“常回家看看”不仅越来越难,恐怕也越来越贵;至于城市年轻群体的蜗居事实,也基本封堵了老人投靠子女之路;而休假制度的缺失,更是让“常回家看看”连最起码的时间都难有保障。如此情形之下,儿女们在时间上、经济上、工作上能否承担得起?显然不是把“常回家看看”写入老年法就能解决问题的。

  国家在完善立法的同时,还应该配套相关的社会服务,例如:鼓励大中院校学生去完成相当数量的志愿者服务工作,去服务和陪护老人,与老人交朋友;尽快建立类似的帮扶通道;为老年人建立一些公益性质的活动与娱乐中心等等。

  一言以蔽之,“常回家看看”被写入了新修订的老年法,与其说是欣慰,毋宁说是尴尬。亲情归于自然,孝敬发自内心。作为道德规范,儿女应该常回家看看父母。同时,身为儿女,更多的也是身不由己,为生活累,为培养子女忙。只要有孝心,哪怕你一个问候的电话也会让老人感到欣慰。

  作者:吴昭宜

【编辑:王珊珊】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