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草根浙商的创业路:曾因不识字而落泪

2013年07月11日 09:51 来源:钱江晚报 参与互动(0)

  现在,阿祥的电话本有了“升级版”,很多存在手机里(女儿帮存的),一个不知什么品牌的老手机里,翻开来写着法、法1,法2,丁、二……除了他自己,外人看起来还是一头雾水。

  阿祥是很多草根浙商的缩影:文化程度不高,白手起家,吃苦敬业。靠20万借款,20年间打造了一个资产20多亿的现代化企业集团,阿祥是典型的“励志叔”,激励着他的二代,和更多“企二代”。

  因不识字而落泪

  下一代不能再没文化了

  因为不识字,阿祥不看书、不看报也不上网,他捕捉市场信息的方式很独特:听广播、看电视,从时政看到经济,尤其是中央和省、市重要会议必看。

  这个习惯,这么多年雷打不动。

  “每天至少要看三四个小时,有时候晚间新闻特别精彩会看到凌晨一两点,这样世界发生什么事情一看全知道了。”阿祥说,自己记性非常好,全部收看完毕,细细“咀嚼”,悟出个道理来。

  创业二十多年,阿祥数不清吃了多少苦,他压根没放在心上,只有一件事,埋在心里抹不去。“父亲没读过书,这是他人生的最大遗憾。”儿子洪华说。

  创业起步期,有的要签销售合同,阿祥不识字,怎么跟人家签合同?阿祥说当时只有一个“笨”办法:带上一个有文化的员工一起去跑业务。碰到要签合同的,谈好以后,由员工一条一条念给自己听,有不妥的地方马上修改。

  现在潘阿祥的集团下辖8家工业企业和1家房产公司、1家进出口公司、1家童装市场。但谈到深处,阿祥还是深沉地说了一句:“没文化做企业太累了,有字的东西看不懂,有时候要问什么事,我就站在后面眼泪擦擦再开口。”

  当年,阿祥家六兄妹一年四季连一顿饱饭都吃不上。上学,只是梦里的奢望。为此,他就给自己立下“军令状”:“绝不能让下一代再没有文化了”。

  好在,儿女们圆了他的这个梦。

  “爸爸办企业确实很辛苦,电脑不会弄,手机信息不会看,他很希望有人帮帮他。”二女儿陈丽红,从小成绩优秀,国内读完大学后到英国牛津教育学院攻读英国特许公允会计师协会ACCA的文凭,之后就读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国际会计与金融管理学专业,获得优秀硕士毕业生称号。弟弟白洪华也在英国获得本科和硕士学位,学的是企业管理。

  草根一代与海归二代

  分歧与碰撞

  喝过洋墨水的子女,在阿祥看来就像雨后的春笋,充满干劲。不过,因为和父辈学历、成长环境不同,两代人在企业管理上经常有分歧和冲突,这给阿祥带来很多“麻烦”。

  “观念上的冲突经常会有,也会吵架,有时候我也会生气:爸爸怎么会这样做?”陈丽红说。

  举个例子。集团最近在订车贴福利标准。阿祥是个很注重感情,往往根据人来定(比如对方曾经帮助过他),换个岗位还是按着这个标准来。

  “为这个,我和爸爸争执了好几次。”陈丽红说,好在,“爸爸很容易变通,是个讲道理的人。”

  “我经常被他们洗脑。”阿祥有时候会开玩笑,“我在他们面前也是个‘好学生’。”

  阿祥今年63岁,他有个想法:66岁退休以后要到全国建希望小学,公司的重担交给下一代。

  “父辈的那种创业激情和敬业精神,是我们这一代人所欠缺的,很值得继承。”白洪华说。

  陈丽红2002年回国,从普通员工做起,2008年底出任集团公司总经理。

  现在,陈丽红也做了妈妈,她的下一代将来要不要继承家业?她说,不担心企业传承,只要企业基业常青,那就是最好的传承。

【编辑:王硕】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