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部分慈善超市捐赠功能形同虚设 资金政策扶持不到位

2013年08月05日 13:39 来源:京华时报 参与互动(0)

广外街道的慈善超市顾客稀少。(资料图片)京华时报记者王海欣摄

  ☆慈善超市

  慈善超市起源于美国,居民捐物凭收据可享受免税政策,也可在慈善超市低价购物。“慈善超市”解决了捐赠物资的整理、储藏、发放等必然存在的成本开支和场地问题,不仅可以减少费用开支,还可以赚取利润来筹集扶贫济困资金。其“前店后厂”的模式,可以安置很多下岗人员和残疾人就业,并可使一些不太宽裕的居民获得低廉的生活日用品。

  从2011年起,北京市相继成立了227家慈善超市。按照规划,市场化运作的慈善超市将普及北京,市民在超市购物即可献爱心,超市同时承担接收捐赠等多项功能。但记者调查发现,面向社会开放经营的慈善超市或勉强维持或亏损,其中一些超市接收捐赠的功能也形同虚设。

  民政部门日前征求意见,拟把慈善超市委托给企业、社会组织来统一运营。有专家表示,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撒手不管,政府仍需大量投入来推动超市发展,“要把它当慈善而不是企业”。

  □困境

  >>经营功能

  市场化运作为慈善“造血”

  2011年,卖场士捐赠士义工招募的慈善超市,作为民政部“让慈善具备造血功能”的探索,在北京西城区试点,还确定了货栈网作为慈善超

  市的进货渠道,每个慈善超市都在货栈网统一进货。北京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当时表示,慈善超市将在全市推广,面向社会市场化经营。

  【规划】

  完全谈不上盈利

  这段时间,广安门外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主任黄建国一直在考虑——广外街道慈善超市的转型问题。黄建国有意将慈善超市转型成为社区的主食厨房,为辖区2万老人提供送餐服务。这家于2011年6月成立的慈善超市,两年来一直没能实现良性运转。虽然房屋由街道免费提供,但至今“超市只能勉强维持”。

  7月31日,记者在广外街道慈善超市内呆了近2小时,但只有一两个人来买东西。黄建国说,每天上午人稍微多些,超市提供的特低价蔬菜吸引了一些居民,“不过每天都是这些居民来买,客流量还是太少”。

  广外慈善超市的遭遇并非个例。新街口店等多家慈善超市负责人均称,超市运转困难,只能勉强维持。慈善超市大栅栏店负责人陈敬民直言,超市的人员工资、房屋均由街道来负担,超市仅负责水电费,“但就是这样,超市还是在亏钱”。

  当年,西城区共试点成立5家慈善超市。西城区民政局捐赠事务管理中心负责人介绍,成立的5家超市,如今都仅能维持日常运转,盈利完全谈不上。

  据了解,北京市至今已成立227家慈善超市,一部分专门为困难群众服务,一部分面向社会开放经营。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向社会运营的慈善超市,很多运转并不顺畅。

  【探访】

  >>慈善功能

  【规划】设点接收旧衣物等捐赠

  按照民政部门规划,慈善超市不仅销售普通商品,其内还设有接收捐赠点,主要以接收市民的旧衣物、棉被等为主,超市还是社区义工活动点、设立残疾人手工制品展卖点、向困难群体提供物资发放等。

  接收的旧衣物部分可直接变卖的捐赠物品,在进行消毒、清洁、整理、包装后,低价进入慈善超市销售,对于特别破旧的物品,将进行再加工,制成包、帐篷等,建立自主品牌再以低价销售,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慈善产业链。

  【探访】

  捐赠功能难持续

  记者近日走访多家慈善超市却发现,超市最可称道的“接收捐赠”功能,在部分店内形同虚设。

  对于旧衣物等捐赠物品,多家慈善超市却称,并没有人上门来接收这些旧衣物,而且,由于民政部门要求只接收七八成新的衣物,“在实际中很难界定”。由于清理、储存等困难,一些超市内最初设置的旧衣物、棉衣被接收捐赠点已悄然不见。

  不过,记者8月2日在西直门内大街的慈善超市看到,上述捐赠点仍然存在,店内还有数本厚厚的册子,将每位市民捐赠的物品登记在册。

  店长袁月萍说,不少前来捐赠旧衣物的市民中,有很多是专门从其他区县赶过来的,“我们之所以能够继续,是因为离超市不到100米,就有西城区民政局的一个捐赠物资中转库,每次我们收到的物品就直接送到那里了”。

  □探因

  分散进货难拿到低价

  知名度不高、人流量少、进货难以拿到最低价等,是多家市场化运行的慈善超市遇到的问题。

  “很多人不知道慈善超市是干什么的。”位于西直门内大街的慈善超市店店长袁月萍说,有些顾客走到超市外甚至都不敢进来,以为超市只是救助困难群体的。记者在北京街头随机询问多位市民,他们均表示对慈善超市不了解。

  据了解,自2011年至今,民政部门很少对慈善超市进行大规模宣传,慈善超市的宣传不够也导致其知名度、认知度不高。

  对超市经营者来说,在经营之初最困扰的莫过于进货问题。

  对于指定的货栈网,黄建国反映:“这个网站供货特别不及时,货款汇过去了,却总是在等货。”这给超市的运转带来了很大问题,“后来没办法,我们就跟它脱了钩,自己从岳各庄、新发地找商家进货。”

  记者从其他慈善超市获悉,由于货栈网发货不及时,价格还高,最终他们也都不再从货栈网进货。

  与此同时,另一个问题显现,陈敬民说,一方面是店小采购不便,难以拿到低价商品,另一方面,“超市里的东西还不能定价太高,这也就让超市更难实现盈利”。

  资金政策扶持不到位

  “刚开始我们成立时,民政部门特别重视,也很支持,可后来感觉就没人管了。”一家慈善超市的经营者反映,他所说的“没人管”,是指没有得到来自民政部门的任何扶持。黄建国也表示,两年来“前期是社区服务中心自己投入了十几万。后来是北京市商委按照菜篮子工程给了我们超市8万补贴。”

  西城区民政局捐赠事务管理中心负责人刘金鹏表示,从试点开始至今,民政部门确实没有给过慈善超市资金支持,“没有政策依据,资金要给出去肯定有困难。”

  不仅在资金上,在政策上对慈善超市也没有任何优惠措施。黄建国认为,慈善超市带有一定的公益性,“政府在税收上是否能给予一些减免呢?”

  一家慈善超市的负责人认为,慈善超市承担了太多的职责,根本干不过来,最终也导致一些职能空设,“政府应该给予慈善超市一个明确的定位,根据这个定位确定它的职责,再有针对性地给予扶持。”

  刘金鹏表示,慈善超市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事物,政府应该扶一把,送一程,“其实政府采购完全可以在慈善超市进行,对慈善超市来说,会是一个特别大的支持,但现在还没有形成这方面的意识。”

  □应对

  民政部:拟统一交由社会运营

  7月24日,民政部下发《关于创新慈善超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稿拟规定,民政部门今后将逐步从慈善超市的全包全揽中退出,慈善超市可委托给有资质的社会组织或企业来负责运行,民政部门由具体操办变为着力推动,由直接管理变为行政监督。

  记者获悉,市民政部门已开始上述尝试,并已签订了委托经营协议,拟委托一家运营商来负责慈善超市运营,下面将进一步推开相关工作。

  据了解,目前,本市227家慈善超市基本都是街道在自管。不过,慈善超市大栅栏店就委托给了双盈社区服务中心,但街道仍负责超市的员工招募及工资等。双盈社区服务中心虽然是企业性质,它此前却是街道的下属产业,脱离政府后,专门从事社区便民服务项目的承接,因此与政府部门联系也较为密切。

  超市:需系统化的政策和支持

  “我赞成把慈善超市交给更有实力的企业来统一运营。”陈敬民表示,慈善超市因为有慈善功能,只有采购到更低价格的商品,才可能真正实现良性运转,“由大的集团来统一集体采购,无疑最能从源头上降低商品价格。”

  黄建国也认为,慈善超市既然叫超市,就会有经营,有经营就得按照经济规律去做,“我觉得民政部门应该退出,社会组织、企业,谁有实力谁来做,但政府一定要给予政策倾斜,否则哪个企业放着挣钱的不干,来干这种微利的企业?”

  不过黄建国也担心,交给企业后,慈善超市是否还能够起到慈善的作用,能否担负起政府赋予的一些职责等,“毕竟,要把慈善超市做好不是一两个部门能说了算的,必须有系统化的政策和支持。”

  >>专家说法

  政府不能完全撒手不管

  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表示,将慈善超市委托给社会组织或社会企业,有利于推动各类民间力量和政府进行合作,进一步规范、推动慈善超市的运营,激活超市的造血功能。但“政府把慈善超市交给社会不是说政府就没事了。”王振耀表示,政府必须要投入,把慈善超市当做慈善事业来做,而不是把它当做企业。

  王振耀说,除了政府在政策、投入上给予保障,另一方面慈善超市必须规模化运营,只有几家难以形成效应。如此,慈善超市或能真正有生机。

  本版采写京华时报记者陈荞实习记者樊瑞

【编辑:马婷婷】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