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同一首歌》停播后如何力避作秀式节俭

2013年08月16日 14:31 来源:郑州晚报 参与互动(0)

  《同一首歌》终于停播了,这次不是“逗你玩”。

  8月13日,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审计署、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通知下发后,引发广泛关注。央视带头将有着13年辉煌的金牌节目《同一首歌》正式取消播出。同时,另外两档受欢迎的黄金栏目《欢乐中国行》和《中华情》,也取消了在室外的大舞台演出,改为了节约性的演播厅录播,央视大大节约了成本。(新闻见本报B03版)

  说《同一首歌》“终于停播”,因为以它为代表的晚会类节目,太“遭人恨”了。比如从报道中可知,2008年,《三联生活周刊》以详细的数字披露了《同一首歌》高达千万的举办费用,由于这个费用不是一般演出商所能承担,因此大部分是由地方政府或大型国企埋单,舆论压力引发央视对大型晚会的动刀。而简单分析不难发现,此次央视选择在五部门联合发出通知之后,停播《同一首歌》,大有表态式停播的意味:既然节目成了箭靶子,不如顺水推舟吧。

  这样说,不是说央视的表态和做法不好。央视这个“老大哥”都做出牺牲了,相信节俭办晚会,会成为一段时间内的风潮。但简单分析公众仍会追问,在央视停播《同一首歌》的表态之后,“公款追星”就会彻底销声匿迹吗?现实可能并不乐观。以央视为例,《同一首歌》停播了,《欢乐中国行》和《中华情》还在。但谁能保证这样的“节约性的演播厅录播”,不会被一些“好这口”的地方高价冠名呢?谁能保证名义上的市场化办晚会背后,地方政府的“推手”角色能彻底抽身呢?

  如此这般的问题,相关方面显然早有考虑,五部门在通知中指出:不得使用财政资金举办营业性文艺晚会,不得使用财政资金高价请演艺人员,更不得使用国有企业资金高价捧“明星”。这样的明确规定,当然是好的。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果一些热衷于此的地方政府,采取的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态度,躲在幕后继续操纵奢侈办晚会,甚至是转嫁给一些企业强制摊派埋单——如何防患于未然,如何明鉴“作秀式节俭”,仍考验着相关方面的能力与智慧。

  更深一层分析不难发现,其实,不管是《同一首歌》,还是其他奢靡晚会(报道中业内人士称,500万只是中等晚会的开销),不是不让办,关键是看谁在办。如果是纯粹的市场化行为,应该也能归为文化发展繁荣的一个标志——问题的关键是,如果是地方不惜公共财产埋单,不惜真金白银追星,自然另当别论。从短期效应看,五部门以发通知的方式,要求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思路是对的,也能在一定时间内取得应有的成效。但从长远看,要想遏制一些地方政府奢靡消费,拿着本该用在刀刃上的钱去“寻开心”,最终还需釜底抽薪。而最为简单的思路还是,力避“作秀式节俭”,最终还需管好政府的“钱袋子”。所以,公众乐见五部门进行的短期作为的努力,更期待相关方面,能在及早推动财政预算决算全公开层面,更多积极作为。(评论员 李记)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