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中华文化是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2013年10月16日 08:51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习近平总书记在8月19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作为京剧文化传播者,这句话,勾起我的思绪。我们有哪些“突出优势”?我们用好它们了吗?我们还要做些什么呢?

  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翘楚。说老实话,世纪之初,包括京剧在内的许多传统文化在国内的境遇,是既让人痛心,又让人灰心的。为此,2003年,我在十届全国政协一次会议上提出了“京剧进中小学”提案。此后年年不断重提,如此坚持五年之后,教育部终于决定2008年3月到2009年7月在北京、天津、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广东、甘肃等10省市开展试点工作,在音乐课程中增加京剧内容,并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向全国推开。

  在遭遇选曲风波时,我又连夜整理出《关于京剧进中小学课堂的一点建议》,并与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先生等43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中小学生京剧义务教育内容要慎之又慎》,当面递给了时任教育部长周济,及时引导了社会舆论。

  此后,我的主要精力集中在推动京剧进大学和海外推广上。2007年10月,中国人民大学国剧研究中心挂牌,2011年6月北京外国语大学艺术研究院成立,并陆续出版了一系列多语种的京剧表演理论著作。然而让我始终挂记的,还是京剧娃娃们那一双双澄澈的眼睛和真稚的童音。近年来,我多次到深圳宝安区调研京剧进校园的落实情况。

  “京剧进校园”提案的提出,到今天已经十个年头了。因为“京剧进校园”,很多孩子爱上了京剧,由此而激发青少年学习京剧的热情,极大地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这是令我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最为欣慰的事。一个不足2000字,但却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小小提案,足以改变很多孩子一生对京剧的态度,进而树立积极阳光的主流价值观,而这将成为陪伴他们一生的财富。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正应该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渗透中,通过我们的努力得以传承。

  日前,“首届全国少儿京剧电视大赛”(简称“少京赛”)落下帷幕。据统计,自开播以来累计观众超过4亿人次,成为央视戏曲频道开播以来收视率最高的栏目。让我欣慰的是,这次有2000多个孩子分别在全国的十个赛区内报名成为“少京赛”正式选手,如统计实际参与人数达上万,这在十年前是几乎不能想象的事。通过“京剧进中小学”历经5年的建设性工作,京剧能再次在青少年群体中“升温”,我为自己多多少少在其中做出了贡献感到欣慰。

  “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从以京剧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并使之传承传播下去,正是我们这一代人面临的重大命题,更是我们必须承担起的历史责任。而这种传承,需要一件件的小事叠加。(全国政协委员 孙萍)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