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限购限贷”何以名存实亡

2013年10月21日 08:53 来源:新华日报 参与互动(0)

  本报关于部分城市限购限贷形同虚设、几成“空调”的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在一些地方,买家只需向“第三方”公司交纳一定费用,对方就提供包括补缴社保、个人所得税证明和开购房证明等“一条龙”服务。所谓“史上最严厉调控”的“双限政策”,已名存实亡。一切,就像闹着玩似的。而这一切,却都值得警醒与深思。

  两年多的“限购限贷”政策实施过程中,“灰色地带”一直存在,其间形成巨大的灰色利益链,存续蔓延至今,越发地有恃无恐,这显然与相关职能部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坐视不管有关。有的地方,甚至放纵相关利益人等参与其中,瓜田李下,利益均沾,对冲了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

  限购限贷,是房地产市场高烧不退情况下的管理层不得已而为之的临时性冷却措施。实行两年多来,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效,但其中漏洞也日益显性化。“制度是人订的,也是人在执行的”,一些地方在利益驱动下,为拉动市场出台了一些对冲刺激政策。这就给执行层面以更多的暗示,上面开个“小口子”,下面就给你“踹个大洞”。这也警示我们,如果把关系到宏观调控大局的政策寄托在个别部门的个别人身上,难免铸成大错。

  限购限贷以来,有关方面一直以“刚需”旺盛为由来解释市场的火爆。而今年以来,市场乱象频生,大中城市一套房子动辄数百上千万却卖得呼呼的,若是将其归结为“刚需”,自当难圆其说。本报的报道,只是揭开了伪刚需背后的“西洋景”,期待着相关部门及时跟进,深入调查,给出一个负责任的、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报告。

  限购限贷政策实施之初,吴敬琏就直言,“反正限购不是改革,只会滋养寻租经济和腐败”。结果,他不幸言中。限购限贷衍生出如此的市场怪胎乱象,也再次警示我们,市场比管制聪明,百姓比官员聪明,企业比政府聪明,高手在民间;任何有效的政策,只有建立在顺应市场主体利益基础上,才能有效调节市场行为。否则,只能扭曲市场,注定失败。而哪里有管制和审批,哪里就有腐败,大到发改委的项目审批,小到房产交易市场窗口开证明,概莫能外。明乎此理,房地产调控该是严厉整饬并重新抉择之时了,必须尽快出台更为科学的顶层设计。(陈志龙)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