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给员工涨薪靠罚款不如靠市场

2013年12月02日 15:53 来源:重庆晨报 参与互动(0)

  审议中的《河南省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条例(草案)》近日引起社会关注。其中规定,老板无正当理由却始终不给员工加薪的,将面临最高一万元的罚款。这条被总结为“不加薪就罚款”的条款受到网络热议,除了调侃处罚力度不够之外,更有网友质疑,“这是政府该操的‘薪’吗?”(12月1日新华社)

  无法否认,每个人都喜欢涨薪,对“工资年年不涨”,肯定会颇有微词。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两成职工从未涨过工资,这道出了无力却又尴尬的现实。事实上,无论是在网络上,还是在现实生活里,每每看到房价高企、油价上涨、生活成本上升……“工资不涨”都会被人拿来调侃,可见公众对“涨工资”的诉求是如何强烈。就此来说,河南这份“工资协商条例(草案)”,无疑有着善意初衷,其中“不加薪就罚款”的硬性规定,也肯定讨公众欢喜。

  不过,任何事情都有其运行的规律,就涨薪而言,也自有市场规律在调控。譬如,我们常见送水工、快递员月薪上万的新闻,就源于这些行业累、苦,少有人愿意干,但需求又很大,工资便提高了,如此才能吸引人入行。但一纸规定强制“加薪”,其实是在破坏市场规律,的确不甚妥当。更何况,根据这个规定,“可对企业处以两千元至两万元的罚款,对企业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处以一千元至一万元的罚款”,这样的罚款金额,的确难以形成震慑效应,正如网友调侃所言“加薪可能支出50万元,不加薪最高才罚一万元,逗我玩呢?”

  尽管我们知道,这份“草案”很难有实效,但还是引发热议,可见这背后,公众对涨薪还是相当期待的。之前,被社会寄予厚望的《工资条例》,其中工资协商机制被纳入其中,原定于2010出台,但一直到2012年10月,却也只得到工资条例出台计划夭折的消息。据知情人士透露,夭折主要是因为垄断行业的反对。工资协商并不等于“工资协涨”,但依然遭到阻挠,可见劳动者权益的空间逼仄。换言之,即便这“不涨价就罚款”有万般不是,也有其可取之处———对工资集体协商机制的间接推动,是赋予劳动者更多话语权的良善开端。

  就现实的工薪机制而言,的确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分配不公,二是收入差距过大。人保部有知情人士透露:“统计结果让人吃惊,多数垄断行业的企业,内部收入差距达到20倍以上,72%的员工认为分配不公。”在这样的境况下,工资集体协商机制遭遇垄断行业的反对,其实并不奇怪。只是,改革本身就应有敢啃硬骨头的勇气,对于这样的利益阻挠,理应有更深层次的应对。

  事实上,要想让企业给员工涨薪,相关部门完全可以充分发挥市场本身的作用。一者,可以给中小企业减税让利,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周天勇曾表示:“若不偷税漏税,九成企业可能会倒闭”,这话可能有夸张的成分,但也说明了企业的确在“负重前行”;二者,可以营造更加公平的市场氛围,一些垄断行业,也应引入民间资本,以便更好地激发市场活力。如果一面减税让利了,另一面又营造好公平的市场氛围了,不敢说给员工涨薪会成为一种必然,但最起码会成为一种可能。毕竟,在一个健康的市场机制里,谁要是不涨薪,就留不住人才,就可能处于落后地位,这必然会倒逼企业给员工涨薪。 (重庆晨报评论员 龙敏飞)

【编辑:白琥】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