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食品不安全”又怪媒体“造错觉”?

2013年12月17日 15:47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街谈巷议

  近年来,媒体将 “三聚氰胺奶粉”、“塑化剂事件”、“血燕窝事件”等一系列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曝光于公众视野,有人用“井喷”来形容我国目前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现状。我国食品安全的状况究竟如何?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厉曙光教授、陈莉莉等研究人员组成的课题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通过调研,对此却有不同见解。(12月16日《解放日报》)

  厉教授认为,“这些事件都是散的、点状的、局限的,其中大多数事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质都无法判断或者定性,但当这些报道在一家媒体发出后,其他媒体会跟进,重复、交叉、跟踪性地进行报道,其产生的负面‘涟漪效应’不容小觑。因而,全社会和消费者会逐渐产生‘食品不安全,天下不太平’的感受,这既是一种错觉也是一种误解。”此言一出,立马招致网友的一片指责。

  食品安全无小事,媒体“重复、交叉、跟踪性地进行报道”,正是深知此中利害,让公众有所预防,让监管部门感受到舆论的压力而加强监管。但在厉教授看来,履行监督天职的媒体却成了造成“涟漪效应”的罪魁祸首,虽然话没挑明说,但很明显,他认为造成公众产生食品不安全的“错觉”与媒体的报道大有关联。

  事实上,很多食品安全事件,如果不经媒体“大惊小怪”的报道,恐怕会被既得利益者、某些地方部门“捂盖子”,公众不会知情,相关犯罪分子得不到惩治,食品安全监管者不会被问责,这种“小概率、小范围、小数量事件”的危害就会慢慢扩大化,让民众因此付出很大的生命健康和财产损失。比如“镉大米”、 “三聚氰胺奶粉”等,若不是媒体曝光,或许很难得到及时处理。如果这样也算给公众造成“错觉”,那么其何错之有?

  厉教授认为,当前的食品安全现状应该“开展和加强食品安全风险交流”。这点笔者倒是赞同。当前,加强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普宣传,让百姓听得懂专家的话,也是一项必不可少之举。同时,在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下,舆论也容易变得草木皆兵,而这需要政府部门能及时予以澄清,而食品真正安全了,舆论对食品安全的恐慌自然会消失。

  在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当下,倘若仅从“理论”和“数据”出发,把公众对食品安全的集体担忧说成是一种“错觉”,恐怕很难让人信服,也无助于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谁敢保证,某些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不会以此为据,认为食品很安全,天下很太平,从而高枕无忧放松监管?若真如此,真是罪过。

  戴先任

【编辑:王安宁】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