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管理“土鸡蛋”,得用“洋法子”

2014年01月03日 15:27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刘昌海

  外观相差无几,但土鸡蛋售价比养殖蛋高近一倍。记者调查发现,市场上超过70%的鸡蛋都是“土鸡蛋”,但卖家无法说出鸡蛋到底“土”在哪里。目前,国家对所谓的“土鸡蛋”并无具体的认证标准,也没有专门机构贴标签。(1月2日《贵阳晚报》)

  在鸡蛋上贴一个“土”标签,价格马上就翻了一倍,难怪这么多鸡蛋都姓“土”。但没有专门的机构进行认证,“土鸡蛋”还处于自己说“土”就“土”的阶段,这显然难以杜绝造假行为,会让一部分消费者花了“土鸡蛋”的钱,却买来养殖蛋。

  “土鸡蛋”和人工养殖鸡蛋的营养成分有没有区别,在口味上有没有差异,我们暂且不论。因为只要两厢情愿,这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事情,谁也管不着。但消费者花了什么样的价钱,就应该得到什么样的商品,人家多出了一倍的价钱,理应得到正宗的“土鸡蛋”才对,如果买回冒牌货,显然不公平。而“土鸡蛋”市场的无序,说明相关管理存在缺位。

  在食品安全保障机制比我们更健全的发达国家,这方面的管理经验就值得借鉴。比如,在向来以严谨著称的德国,就按条码来“监控”鸡蛋。德国市场上销售的鸡蛋,每个上面都有编号,看鸡蛋壳上的不同标码就知道它来自哪里。其编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数字0-3,代表母鸡的饲养方式。“0”号蛋是生物蛋,没有鸡舍,自由觅食;“1”号蛋的母鸡是露天饲养场放养,除了自由觅食外还添加人工饲料,有固定的鸡舍;“2”号蛋属于圈养鸡下的蛋;“3”号蛋则是笼中之鸡所产。第二部分标码是鸡蛋的出产国。第三部分则表示产蛋的母鸡所在的养鸡场或鸡笼的编号。

  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之下,消费者看到鸡蛋,就能明确知道鸡蛋的详细身份,当然也就不用担心上当受骗。而一旦鸡蛋出现了质量问题,有关部门也会顺藤摸瓜,一直追查到具体的饲养场甚至鸡笼,使得产品的安全有了保障。如果我们也实行这样的管理,相信就不会出现报道中提到的,不管是买鸡蛋的还是卖鸡蛋的,都对眼前的鸡蛋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的尴尬。

  因此,我们不妨采取“拿来主义”的做法,借鉴德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对“土鸡蛋”的管理也采用人家的“洋法子”,让消费者明明白白地消费,而不是糊里糊涂花了冤枉钱。

【编辑:王安宁】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