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重庆晨报:私人会所开进公园 要关闭更要问责

2014年01月16日 16:36 来源:重庆晨报 参与互动(0)

  记者1月14日从北京市纪委获悉:北京市正全力推进“会所中的歪风”专项整治工作,北京市属公园内的私人会所和高档娱乐场所将一律关停。目前北海公园内的乙十六御膳堂、上林苑饭庄等会所已经停业整顿。北京市纪委还牵头园林绿化、文物、公园管理等单位全力推进“会所中的歪风”专项整治工作。(1月15日《北京晚报》)

  私人会所进入公园,早已不是什么新闻。早在去年5月,新京报记者就暗访发现,高档餐馆和私密会所隐藏在北京北海公园、红领巾公园、紫竹院公园等多家公园,成为私人享受的消费场所。对于此事,当时便引发争议,不过有公园负责人回应称,设消费场所是为园区盈利;而专家则认为,公园此举系“以权谋私”。事实上,类似的景象,不唯独北京有,全国各地皆有,只有严重程度的差别,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公园本应姓“公”,不管公园方有怎样的解释,让私人会所进入公园本身,就是极其不妥的事情。

  在八项规定、反腐倡廉、反四风等运动不断推进的情况下,一切面向三公消费的畸形市场逐渐萧条,这是市场理性的回归。不过当光明正大的公款消费失去市场,一些地下的操作便应运而生。之前便有用矿泉水瓶子装茅台、单位食堂星级排场的新闻,与如今的“私人会所进入公园”,背后的意识其实一脉相承,那就是让公款消费、奢华消费从地上转入地下,让其变得更加隐秘,以便躲过纪委部门的“眼睛”。

  众所皆知,公园本是政府投资、全民所有的公共资源,是公众游览、休憩、娱乐、健身的公共场所。但在“私人会所进入公园”后,公园的功能定位便已经出现偏差。而在这背后,公园与私人会所各求所需,二者同时变成了利益共同体,形成了完整且稳固的利益链条。只是,当公园不再姓“公”而是姓“私”,真正受到伤害的,其实是公共利益。

  或许是早有察觉,早在去年5月初,住房城乡建设部便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园建设管理的意见》,强调公园是公共资源,要确保公园姓“公”,严禁在公园里设立为少数人服务的会所、高档餐馆、茶楼等。意见是好的,出发点也很不错,且很有针对性。但遗憾的是,尽管意见出台,但似乎并没有起到足够的震慑作用,“私人会所进入公园”的现象,似乎并没有减少。同时,有私人会所进入公园,也几乎没有听闻有相关负责人被问责被处理的情况。原因其实不难解释,因为这份意见,只明确了私人会所不能进入公园,但并没有明确如此做的严重后果。

  如今在北京,私人会所进入公园要被关闭,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关闭之后更要问责。毕竟,规定早已有之,但私人会所进入公园的热情却丝毫没有减损,只因问责虚置,如今,的确应补齐问责短板,让相关规定成为通电的高压线,以杜绝私人会所进入公园的事情再度发生。(评论员 龙敏飞)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