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广州火车站设计者学生:保留火车站很有意义

2014年04月17日 15:50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当年火车站模型

  在40岁生日这年,广州火车站迎来了一纸改造通知。

  当广州火车站设计者林克明(1900年-1999年)的学生陆元鼎谈论老师的代表作时,感慨良多。他回忆起建设中的一波三折——广州火车站前后共申报四次才获批建站,从构想到落成,时间跨度长达19年。而两年后广州火车站将如何大变身?主体建筑是拆是留?陆元鼎表示,尽管原有设计已跟不上时代步伐,“但保留林老的作品还是很有意义”。

  “保留火车站很有意义”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陆元鼎说,广州火车站是林克明的代表作。

  “林老在广州设计的东西,广东科学馆是一个,火车站是一个。在广州,人家一看到火车站就知道是林老的”。建成后的广州火车站一直被称为“苏式建筑”,陆元鼎对此不太赞同:“林老由于留学法国,比较喜欢欧洲法国的设计。广州火车站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苏式建筑’,而是比较新型的,当时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方方正正的风格。”

  火车站左中右三部分有庭园相隔,由于巧妙地利用了岭南传统建筑的室内庭园布置,使整个站楼内部采光和通风良好。陆元鼎认为这充分体现了岭南特色:“庭园是我们岭南建筑很常见的手法,当时还没有空调,都靠自然风降温,所以里面种了一些植物,创造一种阴凉的小气候,还有采光、通风散热等,这是我们岭南建筑的特点。”

  但广场的设计已明显跟不上时代步伐。“当时这个大型广场还是可以满足要求,但是现在看起来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说有大太阳的时候广场上晒得厉害,等等。”陆元鼎说,尽管如此,保留林老的作品是“很有意义的”。

  火车站诞生一波三折

  说到广州火车站的建设过程,陆元鼎评价是“一波三折”。林克明也曾用“一番起落”来形容整个工程。据资料记载,广州火车站前后共申报四次才获批建站,从构想到落成,中间隔了整整19年。

  1958年5月,广州铁路局再次申报获批后立项兴建。当年,林克明看到面积不大、使用功能却很好的大连车站后深受启发,特意在大连住了一个星期研究火车站设计。不料想广州火车站工程却在1962年时受国民经济影响而暂停。

  在陆元鼎印象中,广州火车站从初期选址开始,就预示了命运多舛。在林克明的回忆录中记载,当时选址有很大局限,包括了建筑高度受飞机航道限制,规格不能太大(因当时北京火车站还未落成)两方面。此外,在火车站面积的设计上也是几经反复。从一开始的1.5万平方米左右,到3.5万平方米,再改成不超过2.8万平方米……

  时任广东省副省长、兼任广州市市长的曾生在回忆录中也记录了广州火车站工程“中途下马”的部分细节。回忆录中说道,广州火车站原计划1966年完成,1965年已经动工,却在建到第二层时被迫停了下来。当时的国防部副部长兼空军司令员刘亚楼的理由是:“原设计方案高度太高,会影响白云机场的飞机安全降落。”

  曾生与时任广东省省委书记陶铸认为“不会影响”,便要求广州军区空军后勤部部长孙兆溪重新计算新火车站高度对飞机降落究竟有无影响。一段时间后,孙兆溪告知由于当时掌握的数据不足,很难计算准确。曾生后来才知道孙兆溪也有难处,“他曾把计算出来对飞机起降安全无影响的结果汇报给上司刘亚楼,却遭到一顿指责,回到广州后只好应付我们,不敢说真话”。

  为了这件事,陶铸亲自打电话给刘亚楼,并邀请他来广州一起商量。双方见面后,曾生以桂花岗山头比火车站还高4米都不影响飞机起降为由,企图说服刘亚楼,但刘亚楼坚决说:“山头可以削平,新火车站建好后就不能削平了。”并表示如果要建,火车站总高度不能超过27米。陶铸和曾生的想法却是,宁愿停建也不修改计划和图纸。于是,火车站建设计划“中途下马”。

  在曾生的记忆中,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新火车站才按原计划继续兴建,到1974年竣工。

  因“太杂乱”险些被拆

  建成已实属不易,投入使用后,广州火车站依旧面临种种考验。陆元鼎告诉记者,也许由于火车站的种种乱象,上世纪90年代末期,铁道部一度想拆除重建广州火车站。

  在2013年出版的《广州城记》中,曾任广州市委书记、市长的林树森提到,铁道部曾批准用10亿元拆掉重建火车站,但广州市政府持反对意见。在2001年的金钟奖签约酒会上,被问及广州火车站拆除传闻时,林树森以一句“广州还有多少‘苏式建筑’?广州火车站拆不得啊!”赢得掌声一片。

  林树森认为,重新开一个广场、再盖一座新建筑是比拆除重建更好的选择,“这样既保留了70年代的建筑,也造成了新时代的建筑”。“它是20世纪70年代有代表性的一个产物,拆了将不复存在。”林树森说。(文/记者 赵晨)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