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重庆棒棒军调查:月入最多2000 自称缺钱不缺德

2014年04月28日 18:48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在山城重庆,“负重前行、爬坡越坎”的“棒棒军”一直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他们以棍棒、绳索为劳动工具,帮人搬运货物,为千家万户提供便利。

  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新一代农民工的成长,以及劳动方式的改进,曾经穿梭于山城大街小巷的“棒棒”,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人数约三四十万,月收入1500元到2000元

  “棒棒”的出现,源于重庆独特的地形和文化。地处长江、嘉陵江交汇处的重庆,山峦纵横,有“山城”之称,一直以来是长江上游地区的水运重镇,货物进出码头都需要大量的搬运工。山城“出门即爬坡,下船就上坎”的地形导致搬东西不便,“棒棒”应运而生。

  他们多数来自重庆和四川的农村,一根竹棒、几捆绳就是全部劳动工具;他们活跃在车站码头、大街小巷,无所不搬,大到家电家具,小到青菜豆腐,只要谈定价格,喊一声“走起!”挑上就走。

  “‘棒棒’群体的流动性和随意性很大,一直没有准确的统计数据。”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助理林必忠说。重庆大学2010年组织的《山城棒棒军的生活状况调研》显示,重庆当时约有“棒棒”30万—40万人。

  “棒棒”的生活忙碌而清贫。来自四川省达州市的“棒棒”李德军今年46岁,已经在重庆做了十几年的“棒棒”。他告诉记者,三个孩子都在上学,妻子疾病缠身不能劳动,自己也没什么文化和劳动技能,只能靠做力气活吃饭。来自重庆梁平县的“棒棒”江胜利今年52岁,他说:“生意好的时候一天七八十元,生意差的时候一天二三十元。一个月的收入一般在1500元到2000元之间。”

  “棒棒”队伍里还有一些“夫妻棒棒”。63岁的“女棒棒”黄素梅和丈夫长期在渝中区做搬运工。那里地势高低起伏,正是“棒棒”的用武之地,重的就用小车拉,不通车的地方就肩挑背扛。“接一次活儿大概十到二十块钱,我们两个人一天挣得到两百来块钱。”

  “棒棒”的一日三餐很简单,有时是一碗几元钱的“小面”,生意好时也会叫上一碗“烧白”(扣肉的重庆俗称)。他们多和工友合住,李德军就和十几个工友合住在一间两室一厅的出租房里。他说:“现在是艰苦些,娃儿在读大学,等他出来我就轻松了。”

  座右铭是“缺钱不缺德”

  吃苦耐劳、质朴厚道,是人们对山城“棒棒军”的普遍印象。重庆有一种现象:雇主给“棒棒”交代了搬运的地点后,一般都放心地让他们搬,不用一路盯随,很少有人担心“棒棒”把货物拐走。

  这个群体曾诞生过一句“名言”:“我们缺钱,但不缺德。”它来自一个感动全国的棒棒——重庆忠县的郑定祥。

  那是2011年的大年初一,当时58岁的郑定祥在万州挑着两大包羽绒服和货主走散了。一连几天,他挑着货物、冒着风雪苦寻失主,跑遍了服装市场、派出所、车站。夜晚的广场上,广播里回响着他的声音:“哪个搞失了东西哟?”

  而老郑家庭拮据,妻子刚做过肾结石手术,没有几件像样的衣服。几个月后,失主才闻讯赶来,惊讶地取走了货物:“我还以为东西早就不在了!”对此老郑说出了名言:“我们缺钱,但不缺德。”他也被评为当年“感动2011”全国网络人物。

  “大家普遍关注、喜爱‘棒棒’这个群体。”腾讯大渝网社区部主任罗霖说,“棒棒”的生活一直是网络社区里的热门话题。

  “他们有着独特的乐观精神。”重庆社会科学院应用心理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朱艺说。她曾组织了“市民学校”,和渝中区劳动部门合作,对“棒棒”提供培训和帮助。课堂上教师告诉“棒棒”学员:“不能让别人喊你们‘棒棒’,那是劳动工具,不是你们的职业。”学员们却付之一笑:“不叫‘棒棒’叫啥子嘛?大家都叫惯咯,我们也听惯咯,没得啥子不好嘛!”

  几年前,重庆曾兴起过为“棒棒”改名的活动,市民想出了“巴哥”“力哥”“大力使”“真棒”等名字,但最后“棒棒”们说,还是叫“棒棒”顺耳。

  超过50岁的棒棒占80%以上,生活与就业面临转型

  “棒棒”越来越少了,这是许多重庆人的共同感受,新一代农民工很少有当棒棒的。“三四十岁的‘娃儿们’都不愿当棒棒了。”李德军说,他们更愿意学技术进工厂,或是自己做生意。

  “从网络调查来看,超过50岁的棒棒占80%以上。”罗霖说,由于物流、配送、快递等服务行业不断兴起,机动车保有量增加,城市轨道交通越来越发达,社区超市也不断出现,都让“棒棒”的用武之地越来越少。

  林必忠说,“棒棒”数量不断减少,且日趋老龄化。在不远的将来,“棒棒”也许不再是进城农民谋生的普遍手段,而演变成类似“旅游景观”的职业,真正的“棒棒”会逐渐消失。

  目前,有关部门采取了多种措施,关心这些“棒棒”的生活和就业转型。例如重庆永川区委党校在村、社区专门开设了技术培训班,每月开课,教授食用菌、猕猴桃栽种、家兔养殖等技术。区委党校党委书记吴春说:“随着年龄渐大,许多外出务工人员不能再从事重体力劳动,当务之急是帮助他们掌握技术,回到农村后有生存致富技能。”南岸等区县曾开设了平价“阳光公寓”,一天只要一元钱,但不少“棒棒”并不了解。

  “我们还应从精神上记住‘棒棒’。”林必忠说,“棒棒”是山城独有的精神与历史记忆,凝聚着重庆人的祖辈、父辈吃苦耐劳的精神,应该通过适当的方式,让他们“负重前行”的精神永驻。(记者王晓磊、赵宇飞)

【编辑:姚培硕】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