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大操大办婚丧喜庆”为啥下降不多

2014年06月09日 13:07 来源:宁波日报 参与互动(0)

  上月底,中纪委发布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最新数据显示,“大操大办婚丧喜庆”发生率稳居第三———截至去年9月底,其发生率仅次于“违规配备使用公车”、“公款大吃大喝”。而截至今年4月底,“大操大办婚丧喜庆”仍然位居第三,仅次于“违反工作纪律”、“违规配备使用公车”。与此相对比,“公款大吃大喝”则降幅明显,今年前4月的平均“发案量”比去年后4月下降了约50%(据中央纪委检察部网站)。

  反腐风暴越刮越猛,监督力度越来越大,“公款大吃大喝”降幅明显,可以说是必然的。由于公车标识不明显、使用的公私界限不明确,群众监督举报较难,一些领导干部不惜铤而走险,违规配备使用公车,“案发率”居高不下,不是太难理解。但“大操大办婚丧喜庆”就不一样了。一则,自八项规定实施以来,从中央到各地出台的领导干部婚丧嫁娶禁令有数百个,可以说是“利剑高悬”。二则,谁家办婚丧喜庆之事,都是大事,不会不让外人知道,街坊邻居也不可能不知道。在公开场合“大操大办”,必然一传十、十传百,想瞒也瞒不住,群众举报,纪委查处,那是一查一个准。为啥还有那么多人“顶风作案”,致“案发率”一直居高不下呢?

  有专家分析,中纪委通报的数据和案例表明,违反婚丧喜庆禁令的官员以乡镇级居多,在80%以上,这与农村有大办红白喜事的风俗有关。确实,相比于城市,农村“人情社会”的特性更强、风俗更浓,环境和习惯对人的影响力很大,不是一下子就变得了的。但我以为,还有另外的原因。

  一是,同上层和城市相比,基层和农村官员的“特权意识”更浓,而群众的权利意识、监督能力更弱。一些“乡官”、“村官”自认为“天高皇帝远”,有的甚至以为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办事无人能管,根本不把律令当回事。二是,借“婚丧喜庆”之名贪贿敛财,在有些乡镇农村已成风气,权力变现,“坐地生财”惯了,不是“令行”就能“禁止”、“立竿”就能“见影”的。三是,基层、农村“人情重”,礼尚往来早已走形变味,送的不是小数目,收的也不是小数目。以前送了,有机会就要收回来,以前收了,找时机也得还回去。突然“一刀切”了,但“人情债”仍在,不大操大办,就是“有违常理”、“不通人情”。凡此种种,不管是“自愿”的,还是“逼迫”的,结果都是一样的:不让办,还想办、还得办。

  这些年来,人情的变味、礼仪的变异,已经到了让许多人“吃不消”的地步,一些人把请柬说成是“人情炸弹”、有人送不起厚礼只得“打白条”、有人为收回礼金想出给猪仔办“满月酒”的“高招”等就是例证。而社会风气的变坏,与官场风气的恶化关系极大。党纪政纪要求官员勤俭节约,一些官员却是一边大讲特讲,一边大吃大喝、大收大送、大操大办。如此上行下效,相互影响,流风所及,每个人都深受其害。

  如此恶习如何破除?除了要认识到,这是一场持久战,必得“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公布一起”,驰而不息,做成规矩、养成习惯外,我以为,打破“人情怪圈”也正当其时。就像一位市领导前些天在一次会议上所说,领导干部不要再为收回送出去的那点礼“冒险”了,亏了就亏了吧。这样的“恶性循环”总得有人打破。正所谓,党风政风连着社风民风,官员们为净化社会风气做出点“牺牲”,做出个样子,也是应该的。长远来说,自己也将是清风正气的受益者。(易其洋)

【编辑:刘艳】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