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农村女孩在深圳:不会被轻易留下也无法决然离开

2014年06月11日 14:56 来源:深圳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不会被轻易留下 也无法决然离开的城市

  三个“80后”农村女孩的都市梦

  "农民进城市打工并不就是城镇化,让农民‘化’到城镇是需要前提和条件的。强行城镇化的结果,只能导致‘城市让生活更糟糕’的结局,搞得不好,矛盾积累,社会阶层的分化会越来越大。"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中国的农民就开始大规模到城市打工,斗转星移,而今他们的子女又来到父母熟悉的城市打工。如果说被称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后生与他们的父母有着什么区别的话,那就是,他们的父母想都没敢想留在城市,而他们却渴望留在难以留下的城市。

  但是,进城镇容易,城镇化却不易。人家的城镇不是自己的城镇,除了户口的不同,还有家庭经济实力和自身生存竞争能力的不同,而恰恰在后两方面,“新生代农民工”有着先天的不足。

  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3.73%。这一数字,我们不能说是“伪城镇化率”,但却可以这样理解:中国的确有53.73%的人生活在城镇,至于这其中的农民有没有“化”到城镇则是另一个问题。

  下面讲的三个“八零后”农村女孩春花、秋月、冬梅(化名)在城市的故事,其实就是她们想“化”而难“化”的故事,但可欣慰的是,她们身上依然闪烁着梦想的光芒。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中国的农民就开始大规模到城市打工,斗转星移,而今他们的子女又来到父母熟悉的城市打工。如果说被称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后生与他们的父母有着什么区别的话,那就是,他们的父母想都没敢想留在城市,而他们却渴望留在难以留下的城市。

  春花:

  “未婚妈妈”谋生不易

  1984年出生的春花和我是同省同市同一个村的老乡。因为她姑姑嫁给我一个远房的叔叔,我们多少有点联系。

  2004年,春花到深圳来打工。没有文凭,她先是在一家餐馆当服务员,接着到一家商场当服务员,后来又到一家工厂做营销。正是在这家工厂,她姑姑告诉我她恋爱了,让我一定要见见她的对象,帮忙把把关。

  那天下午,春花来电话说与男朋友在宝安北路的一个餐馆请我吃饭。因为下班时段塞车,我迟到了约二十分钟。当我到达餐厅的时候,远远就看见春花坐在那里,她男朋友自个儿已经开吃了。直到我走近餐桌,她男朋友才站起身来。这样的请客,无异于当面羞辱我,我压住火气吃了几口借故离开。

  第二天,我给她姑姑电话,我当然不能直话直说,只是说“年轻人自己的事情就由她自己做主吧”。再后来,听说她结婚了。2009年,听说她生孩子了。因为有那次吃饭的不愉快经历,她的事情我也没有再打听。

  去年三月,春花打电话找我,说有要事请教。我一听,才知道她要打离婚官司,再一追问,原来她和她的所谓丈夫根本就没有领过结婚证,她不过是个未婚妈妈,而且,对方似乎在几年前就已经预想到了这个结局,所有的财产几乎都不在他的名下。

  这个所谓离婚官司的结果就不用说了,除了孩子(女孩)和每月2000元的抚养费,她只分得20万元财产。用这点钱,她在福永买了一个“小产权房”,也算是安下家来了。

  现在,她唯一想做的就是创业,但是一个有孩子拖累又没有独立做过生意的女人,创业谈何容易?她曾告诉我想做3D打印生意,还告诉我想做美甲生意,但都没做成。好在,她的弟弟前年大学毕业来到深圳,因为找工作不易,也和她一起做起了安防器材销售生意。正当我为她高兴的时候,她近日打电话告诉我安防器材没法做下去了,下一步怎么走,再说。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中国的农民就开始大规模到城市打工,斗转星移,而今他们的子女又来到父母熟悉的城市打工。如果说被称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后生与他们的父母有着什么区别的话,那就是,他们的父母想都没敢想留在城市,而他们却渴望留在难以留下的城市。

  秋月:

  两次闯深“梦想照不进现实”

  秋月是广西人,1986年出生,是我一个小老乡的好友,她的经历,我是从这个小老乡的口中得知的。

  2008年底,高考落榜的秋月不顾家里人的反对怀揣着1000元钱来到深圳。来深第一件事是找地方住,租房就花掉了她带来的一多半钱。找工作中,招工单位拒绝她的理由不是学历不够、不会粤语,就是工作经验不足、不会电脑操作。直到3个月后,她才被一家电子公司录取,岗位是前台文员,工资底薪1200元,不包吃不包住。

  因为害怕找工作过程中那种没有结果的等待,她在这家企业一干就是三年多。在这三年中,她报名参加了电脑办公文秘培训,还报考了成人大专学历班。大专班一年的学费将近四千元,总共学三年。她的业余时间和全部收入都投到这里去了。

  2012年6月,秋月拿到大专毕业证书后辞职离开关外,来到罗湖一家电子商务公司上班,岗位是文员兼人事,工资3500元,不包吃住。住在原特区外,自己上下班地铁一坐就是一个小时,但为积攒些钱,她从没跟家人说过。

  这一年,秋月交上了男朋友,大半年后,她发现自己意外怀孕了。她以为男朋友知道这事后,会向她求婚,可是对方的态度很坚决:把孩子做掉。当她带着异常沉痛的心情提出分手的时候,对方没有拒绝,也没有给一分钱手术费。她找个借口向单位提出辞职后,到医院做了手术并休养了两个月。算一算,房租水电不算,手术费、营养品花了将近三千元,她的那点积蓄已经花得精光。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中国的农民就开始大规模到城市打工,斗转星移,而今他们的子女又来到父母熟悉的城市打工。如果说被称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后生与他们的父母有着什么区别的话,那就是,他们的父母想都没敢想留在城市,而他们却渴望留在难以留下的城市。

  2013年春节,身心疲惫的秋月回广西老家过年后没有回深。经人介绍,她认识了老家的一个男孩,半年之后,她就结婚了。本来想双双就近找个企业打工,但是想来想去,她还是喜欢深圳,为此,她带着丈夫又来到深圳求职。

  有一天,她在一家培训机构看到电脑屏幕上老师们设计动漫的画面,好生羡慕,又听说一旦学出来工资都在一万以上,就动心了。可一打听,脱产培训三个月需要学费两万元,怎么办?当晚,她就回去与老公商量。老公一咬牙,按“老手”们的办法,办了8张信用卡,总算“借”到了3个月的学费。2013年10月,当秋月拿着她的大专毕业证和动漫培训证书试着去找动漫设计岗位的时候,她才知道,她所能做的只是设计助理,而设计助理的工资也就两千多元。

  如今,秋月已经放弃了动画设计梦,她和老公正在努力偿还着信用卡透支的两万元学费。对于未来的目标,他们仍然是茫然。

  冬梅:

  八年五跳槽,未来走着瞧

  冬梅是我一个战友的侄女,1987年出生,湖南人,2006年高中毕业后来深圳打工。

  她到深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深打工的姑妈给找的,就是在她姑妈所在的厂里当文员。这份工作还没有做满一年她就辞了。主要原因是,1000元的工资姑妈要她上交800。在家有爸妈管,出来有姑妈管,年轻叛逆的她哪里受得了。

  要堵姑妈的嘴,就得赶快找工作。每天她都在人才市场的现场招聘中投简历,可是一天投出去三四十份,全部没音讯,毕竟,一个年龄还不满20岁的女孩,会的东西真不多。

  有一次,在某人才市场她跟坐在一旁的“工作人员”聊起了天。对方问她想找什么样的工作,又问了她的简历,她当时没有想太多,就一五一十地把自己的真实情况说了,还聊了找工作之外的话题。临走之前,对方叫她留下一份简历。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中国的农民就开始大规模到城市打工,斗转星移,而今他们的子女又来到父母熟悉的城市打工。如果说被称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后生与他们的父母有着什么区别的话,那就是,他们的父母想都没敢想留在城市,而他们却渴望留在难以留下的城市。

  没想到,就是这份简历让她有了工作,因为跟她聊天的工作人员是人才市场的副总。在经过两个多月的培训后,2006年11月,她成为这家人才市场的正式员工。当时底薪+提成还不到1500,但是包吃包住,一个月休两天。她欣喜若狂地从姑妈的小租房里搬到了员工宿舍。

  在这个人才市场,她一干就是四年。从优秀员工做到部长岗位,她的工资也涨了不少。与此同时,她利用业余时间努力学习,相继考得了会计证,获得了自修大专文凭。有了这些积累,她就想做一些更专业性的工作,2010年8月,她辞去了部长的工作。

  当年10月,她在一家小工厂里当上了会计,专门做内账,工资待遇和人才市场相同。半年后,她觉得自己有了会计经验,于是又辞职了。2011年5—7月,她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才发现,自己的“会计经验”太不足了,人家招聘都是要求做全盘,开票、报税、年审等全套都要会,且内外账兼顾,于是她决定找个单位学做外账。

  2011年8月,她找了一家财务代理公司,当起了实习会计。试用期底薪只有1000元,包住不包吃,比以前差得多,但是咬牙坚持,一年后,当她学会了“全盘”的时候,平静地辞职了。

  之后,她面试上了华强北的一家电子商务公司,工资3000元,不包吃住,单休。为了工作,她在离公司不远的地方租了一个月房租加水电近1500元的单间小房。她不断总结经验,半年后月薪涨到4000元。

  在深圳,没有社保和公积金是不行的,考虑到将来很可能在深圳,2013年7月,她离开了这家呆了近一年的电子商务公司,开始寻找有社保和公积金的工作。经过企业重重的考试面试,2013年8月,她终于进入了一家金融信息服务公司,工资5000元。如今,她不再像以前那样轻易辞职了,她说,“要成为会计行业的精英,还要学习相关的各门知识,这个平台太便于我学习了!”

  她目前考虑较多的只是个人问题。每次回老家,都有人跟她提亲,但是一见面就发现“不是我的菜”。在深圳,她也在相亲网站注了册,只是眼下还没有合适的人选。关于未来的打算,她的说法是,“眼下先过好,未来走着瞧”。(晶报 本版主持:习风)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