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最后一公里”不止是距离

2014年07月03日 11:05 来源:新华日报 参与互动(0)

  “最后一公里”,本是指长途跋涉的最后一段里程。事实证明,在现实生活中,这看似很短的一步,往往是最难的一步。

  2日的一条新闻就证明了这一点——去年7月,省政府办公厅出台意见明确,“见义勇为人员或其子女参加高考,可享同等条件优先录取”。今年,南通市崇川区3名符合条件的考生去当地招办咨询,却发现政策根本没法兑现。

  这绝不是个例。近年来,国家和省里出台了许多惠民政策,但有些好政策“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走在路上”,却落实不到群众的身上。为什么“万里长征”都走下来了,却败在了“最后一公里”?

  表面上看,上层、中层与基层的断层,有部门设置、人员配置的客观原因。很多时候,上面多个部门联合出台的政策,到了基层可能就找不到落实主体,或者即使有主体,也是“千斤重担一人挑”,全落到某个人头上。 过去,我们常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来比喻基层完成上级任务的难度。任务如此,惠民政策的落实自然也是如此。

  而细细分析,这“最后一公里”不止是距离。“断层”的出现,背后有机制的缺失、责任的缺位、监督的缺席。缺了机制、责任、监督,好政策就飘在空中落不了地。正如两则新闻里报道的,执行上面的惠民政策,基层工作人员可以搬出很多“挡箭牌”。比如,没有收到上级文件、主管单位没有备案,乃至本单位有特殊性等等。打通“最后一公里”,毫无疑问必须首先健全机制、明确责任、完善监督。

  但这些,不能成为“最后一公里”必然梗阻的理由。“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说到底还是人的问题、作风的问题。大多数时候,机制、责任、监督,在基层并无空白点。问题在于,一些具体办事人员对此往往视而不见、抛诸脑后。很多群众办事都有这样的切身感受——大领导或许没架子、讲规则、重效率,但进入具体流程,却困难重重、遇冷受气。

  有句俗语:“阎王好见,小鬼难缠”,说的就是这“最后一公里”受到的刁难。论官衔,市长比处长大、处长比科长大。但是,办成事最后起决定因素的往往是科长,而不是处长、市长。尤其是值守“最后一公里”的,不是“长”,却比“长”更厉害。“最后一公里”,往往卡在“最后一道关”、“最后一个人”。

  在“最后一公里”,群众遭遇的是“小权设置的大障碍”、“小利造成的大麻烦”。“最后一公里”打不通,带来的是政策失效、政府失信。在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中央反复强调要“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这无疑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打通“最后一公里”,不仅要实现距离的对接,更要实现作风的转变、素质的提升。唯有在“每一公里”上的每个人,都能够“为民服务、履职尽责”,惠民政策才能畅通无碍,真正惠民。(翟慎良)

【编辑:李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